个人中心

龙丽代表:多措并举加大民族手工业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作为省人大代表,贵州省蝴蝶地标文化传媒总经理、苗族多声部情歌传承人龙丽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大民族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民族手工业是我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民族手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如生产规模较小、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开拓有限、品牌影响力较弱、资金短缺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壮大,亟待得到重视与解决,以推动民族手工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龙丽说。



目前,贵州民族手工业分布广泛,涵盖了多民族地区,涉及银饰、苗绣、蜡染,泥哨等多个领域。但总体而言,多以家庭作坊或小型企业为主,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难以显现。例如,我省黔东南州的传统刺绣产业,虽然从业者众多,但大部分为个体绣娘,分散作业,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产业集群,在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环节缺乏议价能力,成本较高且利润微薄。加之技术水平与创新能力低下、销售渠道相对狭窄、传承范围有限等问题,技艺传承正面临着断代风险。

对此,龙丽建议制定专门的民族手工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法规,明确民族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加强对民族手工业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建设,引导民族手工业企业集聚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集群。在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完善园区和小镇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鼓励民族手工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加强民族手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积极拓展民族手工艺品的市场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销售和网络营销。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旅游企业的合作,将民族手工艺品纳入其采购和销售体系,拓宽线下销售渠道。

可以加强民族手工艺品品牌建设,挖掘和提炼民族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形象。推动民族手工业与文化创意、旅游、体育、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加强民族手工业与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以文化旅游带动民族手工业发展,以民族手工业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加大民族手工业经济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传承民族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希望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民族手工业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民族手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龙丽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琴 王颖)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