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王攻武代表:田埂上的双岗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夏日的田埂上,王攻武的布鞋踏过农田,目光扫过连片希望的土地。作为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人大代表、新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他深知脚下这片曾被切割得七零八落的土地,承载着乡亲们沉甸甸的期盼——那正是乡村发展的沉重桎梏。



“耕地零散如碎布,缝不成一件结实衣裳。”这句村民的老话曾是新堡村的现实写照。王攻武敏锐地意识到,“耕地零散化”是新堡村面临的突出难题。为此,凭借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王攻武在院坝里、火炉边,召开一场场凝聚人心的议事会。通过二十余次恳谈,使“小田并大田”的共识最终在新堡村生根发芽。

2022年,一个被称为“三一模式”的创新构想破土而出——“一户一田一农场”。王攻武以代表身份牵头,通过支部发力推动,党员带头示范,村民热情参与,短短三个月,首批200亩土地的整合便告完成。当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小田并大田”时,王攻武在黔山深处的探索,已与时代脉搏悄然共振。

土地集中只是序章,如何点土成金才是关键命题。王攻武带领村“两委”干部联合到村选调生,成立“产业攻坚小组”,依托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精准定位农场的特色产业发展方向。比如,在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地块规划精品水果种植,在水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特色养殖。

为破解资金瓶颈,王攻武通过政府与银行合作,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和贴息扶持,推动新堡村家庭农场顺利启动与发展。此外,他还引领新堡村突破传统农业边界,探索“农业+旅游”“农业+研学”等新业态,让泥土的芬芳成为吸引游客驻足的诗意,农事体验为农产品镶上价值金边。目前,新堡村已建成22家家庭农场,年产值超200万元,村民林正福等首批参与者收入增长3倍,成为人大代表助力产业振兴的生动范例。

为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王攻武将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前移至产销一线,化身为乡亲们最可靠的“市场前哨”。他广泛搜集信息,为优质农产品牵线搭桥,主动搭建推介会、洽谈会等平台,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植入新堡村的产业经纬。同时,他推动销售渠道向电商平台与社区团购等新领域延伸,让山里的好物既“卖得掉”,更“卖得好”,切实促进农户增收,巩固产业发展成果。

如今徜徉新堡村,田畴成方连片,农场生机盎然。王攻武以“双岗”为犁铧深耕于乡土,“一户一田一农场”的“三一”模式,为山区农业现代化艰难转型之路开辟出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径。

当代表身份与基层职责在肩头交汇时,王攻武用泥土中的实践回应了时代叩问。“我会继续守着田埂,也要向前方!扎扎实实耕好责任田,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履行好‘双岗’使命,不负大家重托。”王攻武说。(作者: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 甘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