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岗建功显担当 乡村振兴谱新篇——记息烽县九庄镇人大代表姜朝均
在息烽县九庄镇天鹅村的青山绿水间,镇人大代表姜朝均的名字,早已和这片土地、这里的乡亲紧密相连。提起他,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位“新农人”代表,身兼村委委员与返乡创业带头人双重身份,在“为民代言”与“实干兴业”的双岗上,以满腔热忱、积极作为和带头实干的作风,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活力,生动诠释了“双岗建功”的深刻内涵,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奋斗之歌。
姜朝均(右二)与村民座谈,收集社情民意
为民服务显真情: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句朴实的话语,是姜朝均履职路上最坚定的信念。自2021年当选镇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将群众冷暖系于心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行动纾解民忧。
在天鹅村,姜朝均被乡亲们亲切地唤作“暖心代表”。独居老人王大爷的生活起居是他心头最深的牵挂,他时常上门探望,打扫卫生、代购生活物资。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更是主动化身“跑腿员”,代办养老金领取等事务,被群众誉为“移动的服务站”。
姜朝均走访选民,收集社情民意
田间地头也常见他忙碌的身影。村民王大姐家的农田灌溉受阻,眼看庄稼就要旱死,姜朝均闻讯立即协调机械设备,顶着烈日连续奋战数小时疏通水渠。当清澈的水流重新滋润干渴的禾苗时,他沾满泥土的脸上终于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为村民细致解读医保政策、帮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耐心调解邻里纠纷……桩桩件件,都深深镌刻着这位基层代表的为民初心。
履职尽责勇担当:做好群众的“代言人”
作为扎根基层的人大代表,姜朝均深知,“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创新履职方式,把政策宣讲会开到田间地头,用通俗易懂的“乡音土话”解读惠民政策,让“种粮补贴”“产业扶持”等政策红利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落地见效。
姜朝均(左二)与村民座谈,收集社情民意
2021年,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多个村民组夜间出行不便,存在安全隐患。他立即向村镇两级反映情况,并积极参与亮化工程的前期规划和后期监督。从路灯选址到施工建设,他全程跟进,严把质量关。当崭新的路灯点亮村庄的夜晚,驱散黑暗带来安全时,村民们由衷感叹:“这是朝均代表为我们点亮的‘民心灯’!”
产业振兴作表率:当好返乡创业的“带头人”
2015年春天,在外打拼多年的姜朝均做出了一个令乡亲们惊讶的决定——放弃城市的稳定工作,毅然回到天鹅村创业。“当时不少人说我傻,但我心里清楚,家乡这片热土更需要年轻人来耕耘建设。”回忆当初的选择,姜朝均的眼神依然充满坚定。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起初,他试种的两亩蔬菜因技术欠缺几乎绝收,但这并未浇灭他的热情。白天在地里躬身实践,摸索门道;夜晚挑灯研读农业书籍,虚心向农技专家求教。经过反复试验,他逐渐摸索出一套“树上结果、林下养殖、地里种粮”的高效立体循环农业模式。
2023年3月,姜朝均牵头成立了息烽品冠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余亩。走进合作社,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业图景展现眼前:山坡上青脆李、蜂糖李、杏李恐龙蛋、味帝李、金秋晚脆李等优质果树郁郁葱葱,实现了从初夏到深秋的错峰上市;林荫间,2000多只生态蛋鸡自由觅食,产出的绿色鸡蛋供不应求;田地里,高粱、水稻与牛腿南瓜轮作套种,形成了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这是姜朝均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优先吸纳脱贫户和留守妇女就业,累计带动100余户2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增收。村民老罗在他的悉心指导下种植牛腿南瓜,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再到销售渠道,姜朝均全程提供指导,帮助老罗实现年增收近万元。
“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见不到家人。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李大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姜朝均的合作社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更让许多留守家庭实现了团圆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温暖而强劲的新活力。
双岗建功谱新篇: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在姜朝均看来,人大代表和创业者这两个身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代表身份让他更深切地感知群众所需所盼,创业实践则为他的履职建言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有力支撑。他常说:“乡村振兴,正需要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
如今,姜朝均又擘画了新的蓝图:扩大合作社规模,建设农产品深加工车间,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品牌,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同时,他将继续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姜朝均用坚实的步履和无私的奉献证明:只要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肩上稳稳扛起责任、脚下深深扎根泥土,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扎根乡土、服务群众、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彰显了人大代表在时代浪潮中的使命担当与积极作为。(撰稿人:李君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