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何春:药箱深处藏良方 纸页行间载民生
在独山县麻尾镇泗亭村,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身影,她既是守护村民健康的“白衣卫士”,又是传递民声的“基层代言人”,她就是县人大代表、泗亭村乡村医生何春。她扎根基层,以医者初心守护健康,用代表担当践行使命,彰显着新时代乡村医生与人大代表的风采。
“何医生,这两天我肚子不太舒服。”“大妈您坐好,胳膊放平稳。”……清晨8点,泗亭村卫生室的门便开了,何春早早换上白大褂,给前来就诊的村民问诊、开药,动作麻利又细心。在这间小小的卫生室里,这样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何春用日复一日的坚守,把诊室变成了乡亲们最信赖的“健康驿站”。
“何医生对我们来说就像家人一样,平时头疼脑热就找她,她总能耐心诊治,有时候还上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药,有她在,我们心里很踏实。”刚看完病的村民何顺雨谈起何春,赞不绝口。
泗亭村是何春的家乡,年少时,目睹着家人和乡亲们因医疗条件有限而受苦,她心里早早埋下了“学医回乡”的种子。2018年,带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医者的向往,她“驻扎”进了泗亭村卫生室,成了一名乡村医生。
初到卫生室时,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门”,两个月里,她骑着电瓶车跑遍15个村民小组,敲开789户人家的门,为3158位村民建立健康台账,哪家老人有高血压、哪家孩子易过敏、哪家有慢性病患者,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何医生在村里这些年,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热心周到,医术扎实又肯钻研,是我们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好榜样。”同事何登鹏看着忙碌的何春,语气里满是敬佩。
“我是在泗亭村长大的,知道乡亲们看病不容易,回到家乡当村医,可以让大家少跑路、少受罪,做到‘小病不出村’,我心里特别满足。”何春笑着说,眼里映着乡亲们的身影。
日常坐诊之余,何春总往村里跑,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量血压、送药品,给村民们讲健康知识,遇到家庭困难的,药费常常自己悄悄垫付,时间一长,村民们见了她,老远就喊“何医生”,卫生室的门槛,都被来问诊、拉家常的乡亲们踏得发亮。
多年的村医工作不仅让何春与乡亲们结下深厚情谊,更让她摸透了这片土地的实际需求,也正因如此,2020年,她高票当选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从此,双重身份承载着同样使命,从诊室到会场,何春步履不停。
作为人大代表,何春始终把收集民声、反映民意放在心上。自当选以来,她将行医问诊的过程变成倾听诉求的过程,药箱里装着药品,笔记本上记着民忧,用医者的细致和代表的责任,让基层声音精准抵达决策视野。
五年履职中,何春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提高村医工资待遇”“推行健康档案无纸化签约”“修缮村级破损道路”等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多项建议落地见效,切实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会不断地学习,提高个人专业能力;作为人大代表,我会继续履行职责,广泛联系群众,当好政府和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为建设美丽、文明、健康的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何春说。(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覃娜)
图片文字介绍
图片文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