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县人大代表陈源:用好连锁商超新模式 打通商品流通“肠梗阻”
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
8月26日,全省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座谈会在遵义市召开。围绕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代表法,持续深化拓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坚持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与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与做好本职工作、人大代表大会期间依法履职与闭会期间发挥作用有机结合,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作出人大新贡献。 “贵州人大”刊登会议交流发言内容,供交流学习。
用好连锁商超新模式 打通商品流通“肠梗阻”
罗甸县人大代表 陈源
我是罗甸县人大代表陈源。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深知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期盼,但地域面积广,村、组边远分散的现实又让人无可奈何,群众“采购难”、农特产品“出山难”的“两难”困境有的地方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作为人大代表、商超负责人,怎样让边远山区群众购买到更加优质的商品,让“山咔咔”里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成为了这些年我一直忧虑和琢磨的烦心事。
紧跟政策走向,推动连锁商超转型升级。我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助推乡村振兴,提出了《关于支持县域电商行业助推乡村振兴,破解农特产品上行困难的建议》,推动相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让供应链下沉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2022年,罗甸将推动连锁商超向供应链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列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重点改革事项,这一举措让我看到了解决城乡商品流通的曙光,于是主动报告,积极承接供应链下沉赋能项目。为此,我走遍了全县所有乡镇150余个零售网点,与7家企业、38家个体商户面对面交流,决定将“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作为核心突破口,在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基层网点,实现商品、农产品的双向流通,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化、商品化,逐步打通了制约城乡发展的堵点问题。
整合利用资源,完善连锁商超服务功能。基层网点建立起来了,如何运行打通“最后一公里”是关键。通过调研,决定下沉采取“直供直销、统一配送”的方式将商品送达群众身边,降低流通成本;基层网点采取“商超+快递+N”一站多用模式,既丰富超市内涵,又解决农产品统一收购问题。目前,已建成功能完善的下沉示范店49家。如沫阳镇的“超市+快递+羊场大米+旅游商品”站,既带动了农产品销售,又激活了乡村旅游消费,年销售额同比增长60%以上。
线上线下发力,实现企业群众互利共赢。“既要让农民增收,也要让市民受益,更要让企业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通过建设线上商城,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农特产品进超市、进餐桌、上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2024年以来,累计采购特色农产品2000吨以上,采购额超1200万元,连锁商超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解决300余名劳动力就业。
下一步,我将围绕乡村振兴积极助力产业发展,不断健全完善区域性平台,努力实现农产品销售与市民需求的无缝衔接,推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市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