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为民履职“不打烊”——记清镇市人大代表王义菊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清镇市滨湖街道黄柿村,提起清镇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纪检员王义菊,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亲切地称她为“贴心人”“知心大姐”。这份朴素而真挚的评价,源自她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默默奉献,是对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庄严承诺的最好诠释。


政策宣传的“翻译官”

为推动农村“五治”和“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深入人心,王义菊主动加入村级宣传队伍,成为政策传播的“扩音器”和“翻译官”。在黄柿村的坝坝会上,她用地道的方言把政策条文变成村民听得懂的实在话,一个个身边案例、一次次耐心讲解,让宏观政策悄然落地。她不仅“会上讲”,更坚持“入户走”,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0余份、开展入户宣传40余次,她用实际行动让政策春风拂遍田野乡间。



民生改善的“服务员”

农村“改厕”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王义菊以“监督员+服务员”的双重角色全程跟踪。从化粪池选址、施工验收到厕屋建设,她逐户走访、逐一检查,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确保工程合规、群众满意。在村容整治中,她更是挽起袖子、拿起扫帚,带头清扫道路、整理院落,以实际行动倡导“门前三包、清洁家园”的文明乡风,助力打造整洁宜居美丽乡村。“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才有底数。只有一户户走到、一项项落实,才能确保党的惠民政策真正惠及于民,这就是我们人大代表的责任所在。”王义菊说。



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凭借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娴熟的沟通技巧,王义菊成了村民眼中的“贴心调解员”。遇到村民因宅基地边界起争执,她会带着图纸实地丈量、耐心劝说;碰到家庭因赡养问题闹矛盾,她会从情理与法律两方面分析,帮助双方达成共识。无论是宅基地纠纷还是家庭矛盾,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地查看、情理并重,推动矛盾纠纷圆满化解。除此之外,她尤其关注特殊困难群体,定期走访村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细致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认真记录他们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后续推动精准帮扶、解决实际问题收集第一手资料。



产业发展的“联络员”

围绕黄柿村乡村旅居产业新业态,在黄柿村旅居产业发展进程中,王义菊代表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她结合自身对乡村情况的熟悉与资源优势的了解,为旅居项目的规划设计、服务设施提升等提出“保留乡村风貌、突出本土特色”的合理化建议;同时,她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旅居产业发展的前景,“游客来了,不仅能带动咱们的土特产销售,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她用最朴实的话语点燃村民共建共享的热情,为黄柿村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从政策宣传到民生改善,从矛盾调解到产业发展,王义菊用一件件实事诠释了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在黄柿村的田野乡间,她的足迹丈量着民情,她的汗水浇灌着希望。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王义菊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用真心倾听民声,用真情化解民忧,用实干赢得民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履职故事,为乡村振兴贡献着人大代表的力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