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独山县人大代表卢祖军:步履不停,履职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独山县上司镇谭尧村,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家院坝,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而坚实的身影,他手拿一本有些磨损的笔记本,时而与老农促膝长谈,时而在项目工地协调指挥,时而又带着外地客商考察资源,他,就是县人大代表卢祖军。


五年来,他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化作无数个日夜的奔走与坚守,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待,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上,留下了属于谭尧村浓墨重彩的一笔。

“打完组缺个篮球场,年轻人没地方活动。”

“对门坡的产业路没硬化,农机进出太难。”

“翁奎组、更庄组都想建停车场,车多了,没地方停。”

…… 

这些看起来琐碎的小事,却是村民们心头最急、最盼的“大事”,卢祖军一笔一画、原原本本地记录在了笔记本上。这个本子,是他履职的“法宝”,也是谭尧村民情民意的“数据库”。



作为县人大代表,他不满足于等候村民“上门”反馈意见,而是坚持走进一个个村组,坐在农家院坝的小板凳上,与乡亲们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在他看来,只有脚上沾满泥土,心中才能沉淀真情。  

“卢代表是真心为我们办事的人,他说的话,我们信。”谭尧村村民黎修荣感慨道,这份信任,源于卢祖军对每一条记录的重视。他不只是简单地收集问题,而是进行初步梳理分析,思考解决方案,并计划形成正式的人大建议,全力推动政策落地,让笔记本上的“问题清单”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

人大代表履职,重在“言”,更贵在“行”。2025年8月,卢祖军提交的《关于上司镇谭尧村下江组“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示范点建设的建议》成功获批,并获得了5万元的启动资金。喜悦之余,挑战也随之而来: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办成群众最期盼的事? 

面对这一考验,卢祖军没有丝毫犹豫,他毅然选择驻扎在村里,亲身投入到这场“家园新生”的硬仗中。那段时间,他的身份在“指挥员”和“战斗员”之间无缝切换。



从动员群众拆除危房、协调建设用地,到监督工程质量、动员乡贤捐资捐物,他事事冲在前头。为了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他精打细算,带领村民投工投劳,用汗水和智慧弥补资金的不足。 

最终,在卢祖军和村里乡亲的共同努力下,这5万元资金产生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应,修通了困扰村民几十年的产业路、连心路。“这条路,我们盼了几十年了!现在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田边,收成运出去方便多了,这是卢代表带着我们干出来的幸福路!”村民岑康林望着新硬化的路面,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如果说解决眼前的“急难愁盼”体现的是卢祖军的担当与情怀,那么为谭尧村的未来谋划蓝图,则展现了他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远见与智慧。他的脚步,从未停留在已取得的成绩上。

磨损的笔记本上写着一段又一段行程:调研知禅组风雨桥等设施改造,推动“修缮+赋能”;考察闲置管道酒店,探索村集体增收路径;走访甲马组,推动人畜饮水工程;对接重庆客商,推介“双虹洞”旅居民宿资源;组织群众赴筹洞村、上司村参观学习基层治理经验;赴学庄村马降组学习亲水项目经验……

“代表履职,既要着力解决当下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也要放眼长远,为村子的未来谋划蓝图。”卢祖军的记录里,涵盖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产业振兴、民生改善等多个维度,每一个方向都是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后形成的真知灼见。

而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压力,卢祖军也总是报以乐观的笑容。“我是谭尧村走出来的孩子,是家乡的山水和乡亲们养育、帮助了我,作为人大代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亲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的初心。  

卢祖军表示,自己身为人大代表,承载着民众的信任,接下来,将会继续聚焦群众生活,进一步收集民意、整理建议,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用努力来回应乡亲们对他的期待。

在谭尧村迈向乡村振兴的广阔道路上,卢祖军的脚步依然坚定而有力,他的笔记本上,也将续写更多关乎民生、承载希望的崭新篇章。(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谢煜)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