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贵州省人大代表谈贵州发展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1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贵州日报】今后五年,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力争在战略重点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段铿锵话语,在省人大代表们心中激起阵阵波澜。
  近几年来,毕节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热浪迭起,仅公路建设投资就超过4亿。铁路实现了零的突破,127公里内昆铁路穿境而过,如龙南去。围绕“西电东送”,年采量400万吨的几个大型煤矿在毕节境内相继开工。毕节地委书记朱生亮代表说,今后五年,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仍然是毕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突破口。目前,公路、铁路配套建设的蓝图已经在这片热土上纵横勾画;水火电源点在建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510万千瓦。六盘水市代表谈起盘南电厂、发耳电厂等大型电源点建设,将给本市煤电开发带来的美好前景,人人喜形于色。“贵新高等级公路的开通,正使黔南自治州由昔日的过境通道变成经济走廊”。黔南自治州州委副书记余学强代表话语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然而,从欣喜和自信中,我们也能解读出代表们深沉的思虑。“交通只是一个载体,路通了,跑什么车,运什么货,往哪里运,这些问题都至关重要。”龙长春、马增力代表的一番感慨发人深省。这两位来自沿河自治县的人大代表提出,把打造黄金水道和农业结构调整真正捏成一团,增加全县经济总量才能从设想变为实际。黔南州委、州政府认为,在打好交通建设之战的同时,还得打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之战。今后五年,调整发展思路,以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大流通带动社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沿线一批工业小区、经济小区迅速崛起,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将是黔南自治州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
  能否尽快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贵州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突破口。来自国有企业的陈清洁、惠金根代表认为,突破点应该选在科技这个制高点上。建立一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群,做大、做强、做精企业集团。按照这个思路,陈清洁所在的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惠金根担任厂长的铁道部贵阳车辆厂都确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环境不仅是形象,更是生产力。”遵义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叶韬一语点破了投资环境在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塑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丰富招商引资的内涵,优化配置人力、资金、资源等生产力要素,已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突破口。许多代表认为环境既是资本的构成要素,又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资源。面对农业增长乏力,工业化进程缓慢、消费市场不旺的挑战,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新一轮大开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以新一轮招商引资促进新一轮经济腾飞。
  从山东青岛来镇宁创业的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志光代表,对投资环境优劣感受颇深。“选择到贵州创业,刚开始看重的仅是资源,到了贵州后,‘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良好的环境,留住了红星,壮大了红星,企业在贵州已发展成为“世界钡王”,企业上交税收已占当地财政收入的一半。姜志光一席话,从特定角度映照了贵州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取得的实际成绩。许多代表感言,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将是长期与贵州发展相伴而行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张兴 刘增兵 侯德明)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