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63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李瑞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大青年返乡创业支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638号

  主办单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单位: 省农业农村厅,人行贵阳中心支行

 

  建议内容: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外出务工青年开始返乡创业,加之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大中专毕业生和复转军人回乡就业,如何激发青年创业就业热情,充分发挥青年在活跃农村经济中的主力军作用,帮助青年立足家乡创业就业,带动更多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建议:一是结合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雁归兴贵”行动计划相关措施和办法;二是责成有关部门逐级核查“雁归兴贵”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情况,确保该行动计划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完善青年创业就业激励机制,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创业队伍中,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年创业就业,广泛支持青年创业就业的局面。同时,进一步解决好以下问题,继续支持扶持青年返乡创业。1.培育青年返乡创业文化氛围。2.提升青年返乡创业的综合技能。3.为青年人返乡创业提供有效服务。4.加大青年返乡创业资金扶持。5.构建青年返乡创业支持平台。

 

  答复内容:

李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青年返乡创业支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深入推进“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通过完善政策、优化环境、强化培训、搭建平台、示范引领等举措,打造农村创业就业领头雁队伍,大力支持青年返乡创业。

  一、完善政策,促进青年返乡创业。一是完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就业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贯彻落实<“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的通知》等文件,支持“双创”政策逐步健全,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更加完善,为支持“双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加大政策宣传。我厅组织开展“就业政策进万家,真情服务你我他”主题宣传活动,召开就业创业政策新闻发布会、参加“阳光946”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政府“在线访谈”、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等,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就业创业热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就业创业政策。

  二、落实政策,扶持青年返乡创业。加大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业群体支持力度,给予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场租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返乡创办创业项目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一次性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创业经营场所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每月按500元标准给予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500元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返乡农民工可免费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职业培训机构参加GYB和SYB等创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创办项目,可享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担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返乡农民工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费的2/3给予补贴。

  三、培育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搭建青年返乡创业场所。我厅大力推进我省创业就业“双百工程”建设,着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等,充分利用各类基地(园区)、闲置厂房和场地,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点)的认定和管理,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运行机制,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承载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点),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提升孵化成功率和滚动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2家,全省各级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29家,入孵企业11344家,带动就业15.98万人;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51家,全省各级农民工创业园(点)186家,带动就业22万人。农业农村厅不断加大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农业园区体系,园区总数达到1042个,其中省级农业示范园发展到385个,63个园区进入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为我省包括青年返乡创业,发展现代山地特色农业,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发挥信贷政策的引导作用,拓宽青年返乡创业融资渠道。一是我厅联合省财政厅、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积极抓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自主创业农民等十类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5% (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全额或者部分贴息。通过创业担保贷款扶持,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融资支撑,切实解决创业人员、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19年1-6月为1.5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7亿元,其中为10333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48亿元。二是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政策性金融产品业务,通过“政策增信”信贷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探索解决创业创新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已陆续推出了“文企贷”“贵工贷”“政策贷”“纳税信用贷款”“外贸信贷通”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五、强化培训,提高青年返乡创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一是全力推进农民全员培训工作,2019年1-4月,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开展感恩教育培训、到先进村观摩学习培训等综合素质提升培训203.75万人次,帮助贫困群众强化脱贫内生动力。二是依托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春潮行动”等实用技能培训项目,大力实施“万村万人”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为重点培训对象,围绕电子商务实操、网络市场营销、快递物流配送等内容,推进大数据电子商务实用技能人才培养。三是重点针对返乡农民工等网络创业的群体,试点推广“互联网+”创业培训新模式,对有创业愿望和具有一定创业能力、创业经验的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学生、返乡农民工,根据不同层次培训对象的需求,开发适合我省实情的网络创业培训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实训平台等载体,开展以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模拟实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创业培训,自2018年启动第一期网络创业学员班以来,全省累计培训学员1662人,培训合格1470人,合格率达88.45%,创业转换率达67.43%。

  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一是我厅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创翼”贵州赛区创业创新大赛,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选拔赛,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中我省有两个项目获得三等奖,连续三届获“优秀组织奖”。农业农村厅成功举办“贵州省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通过举办大赛,进一步激发创业创新热情,形成了我省农村创业创新活力迸发、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二是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集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大众创业。通过开展创业典型宣讲、“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创业氛围。三是成立由创业咨询师、专家、学者、部门负责人、创业成功人士等组成的创业指导服务专家团,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座诊式、沙龙活动、专家讲座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创业专家指导服务专项活动,开展指导服务,强化创业服务。四是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广辟宣传渠道、提升宣传水平、增强宣传效果,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认同度,确保创业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发挥实效,激发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力。

  衷心感谢并欢迎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省青年返乡创业工作,2019年我们将努力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各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深入推进“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一是夯实基础工作。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继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积极构建“大数据+就业服务”平台,强化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准确掌握农民工数量、结构及其分布情况,为正确引导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针对性强的就业创业服务奠定基础,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以引领,开展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培训、创业培训。三是强化创业服务。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承载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基地(园区),不断加大农业园区建设,发挥创业服务平台的带动作用,依托各类创业服务平台,构建集创业培训、政策咨询、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提高农村青年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四是优化政策支持。加强部门沟通联动,发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统筹作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高效协同机制,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创业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掀起农村青年创业风潮,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机制。五是持续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落实和宣传,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受益面,切实解决返乡青年创业就业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持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引导将更多信贷资金支持青年返乡创业。

  2019年7月15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