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6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8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侯美彪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568号

  主办单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单位:

 

  建议内容:

  为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建议省级层面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激励机制,对在乡村基层从事脱贫攻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人群,提高经济待遇,增强基层一线的吸引力,让各类人才愿意留在基层一线工作,服务困难群众。

 

  答复内容:

候美彪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力度的建议》交由我厅主办,感谢您对我省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认真学习研究了您提出的建议意见,组织专人梳理并汇总了相关工作情况,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回复意见: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扶贫”战略及脱贫攻坚主战场开展人才工作,聚焦深度贫困地区,以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开展省校合作专项引才活动的规模化引才为重要载体,以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万名专家服务基层”为主抓手,扎实抓好深度贫困地区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同时积极完善人才政策,建立“1+3+N”人才政策体系,实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

  落实工资、补贴等向基层艰苦偏远地区倾斜的政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才红利得到持续释放。

  一、优化政策,为人才留在贵州、服务贵州创造良好环境。围绕人才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一规划一决定两意见”四大决策部署相继出台,组织、人社、科技、教育等部门共同研究制定50余个配套政策措施同步跟进,“1+3+N”人才政策体系全面建立,人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依照《贵州省引进高层次人才住房保障实施办法》、《贵州百千万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贵州高层次人才服务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住房保障上,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省级财政给予15万至100万元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对“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住,全省已建成人才公寓、人才保障房2万余套,对到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行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专项安家费,并纳入县级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范围。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创业的,可在我省城镇落户;生活补贴和工资上,对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具有学历学位的博士,每月发放生活补贴800元,在机关工作的每月发放生活补贴300元,在县(市、区、特区)及以下工作的每月发放生活补贴1000元;同时,对深度贫困地区在乡村基层从事脱贫攻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基层一线工作人员,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高定工资、浮动和浮动转固定工资等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工资政策。此外,人才优惠政策还涉及科研项目资助、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待遇等方方面面,为贫困地区人才安居创业创造条件。

  二、搭建平台,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引才引智。一是实施贵州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高端引才。积极指导和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申报“百千万人才”,并按规定给予资金奖励。普安县长毛兔产业化科技扶贫示范项目、水城县苦荞深加工及示范、三都县汽车缓速器设计项目等贫困县及深度贫困乡所在地区优秀项目入选“百人领军人才”和“千人创新创业人才”,截止第四批次,共有16个项目涉及深度贫困地区,总共兑现首期奖励1000万元。二是举办贵州人才博览会规模化聚才。广泛收集深度贫困地区人才需求,在人才博览会活动现场开辟大扶贫引才专区,为深度贫困地区积极引进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在今年举办的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上,共收集包括榕江县月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站、榕江县两汪乡扶贫工作站、榕江县中药材产业建设办公室等在内的大扶贫领域428个岗位需求,需求人才数达到600人,现场组织省、市、县三级共140余家大扶贫领域企事业单位与人才进行洽谈对接。三是开展省校合作专项引才活动精准招才。在收集汇总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深度贫困地区主要用人单位赴省外知名高校开展人才引聘。

  三、靶向揽才,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一是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大要素”,2018年,调研编制形成《贵州省助力深度贫困县与极贫乡镇脱贫攻坚人才需求白皮书》,为帮助贫困地区靶向揽才,引导人才精准流动、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路径参考。2019年,又在编制白皮书基础上,开发制作《贵州省贫困县人才需求地图(2019)》软件系统,综合反映我省贫困地区人才发展现状,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引才工作常态化开展。二是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搜集梳理一批脱贫攻坚项目发展中亟需高层次人才帮助解决的关键技术“瓶颈”和重大项目攻关等难题,协调组织省内相关领域专家现地开展科技服务,进一步探索形成“项目合作+柔性引才”的柔性引才模式。2018年,全省共收集专家服务需求项目720余个,经多轮对接,确定包括农业发展、农村电商、大数据平台、乡村旅游、城乡规划、医疗卫生等在内的66个项目作为专家帮扶项目,派出帮扶专家118人。同时,结合《贵州省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继续支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采取挂职、参与项目合作、兼职、在职创办企业、离岗创业等形式到我省贫困地区开展创业服务,参与服务期间,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工资待遇、合法收益、项目资金、贷款规模、奖励扶贫、职称评审等一系列优厚政策,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项目与生产力的对接,助力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三是2018年第六届人博会期间,现场设置脱贫攻坚优质项目人才需求洽谈区,集中展示了一批从贫困县乡甄选的示范效应预期好、拉动脱贫作用强、急需人才引领支持的优质项目,共吸引410余名包括正高、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到场对接洽谈,现场134名专家与63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这些项目,主要集中在乡村规划、农村电商、互联网+农业、特色种养殖业等,为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有效的对接交流平台。

  四、完善机制,打造一支稳定的基层专业技术队伍。一是着力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结合我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际,改革创新,制定下发了《贵州省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黔人社厅通〔2013〕334号),在基层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若干突破性政策举措,着力构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发展新机制。二是完善职称评价机制,科学、客观评价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加大职称简政放权力度,授权各市州开展副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充分发挥各地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推进职称分类评价工作,结合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情况,对县乡专业技术人员拟定相应评价条件,为科学、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水平,有效调动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三是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至2019年5月,建成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3家,省级继续教育基地25家,以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为平台,加强对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围绕我省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推动和促进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能力素质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一是完善引才政策。目前,省里正结合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抓紧研究优化完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措施,细化我省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贯彻意见。二是用好引才平台。调度好第七届人博览人才落地情况,同时,组织开展2019年我省赴知名高校专项引才活动,按领域和区域结合的方式,收集深度贫困地区人才需求,组织重点企事业单位赴省外部分知名高校开展现场引才活动,支持推动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落地贵州,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三是壮大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机制,科学客观评价人才,强化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育和激励更多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投身深度贫困地区工作。

  2019年6月27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