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8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代表提案者: 刘光信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建议提案标题: 关于完善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议
建议提案编号: 第585号
主办单位: 省卫生健康委
会办单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委编委办
复文标题: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585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建议内容:
一是加大对全省乡、村医疗机构低价基本药物的供应。二是突破医疗卫生事业编制瓶颈,给予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事业人员和引进紧缺人才政策倾斜。三是加大对基层卫生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答复内容:
刘光信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全省基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议》(第58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大力支持。该建议从“健康贵州”发展大局出发,紧扣我省卫生健康事业规划重点和发展实际,对推动我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建议已被列为2019年省政府领导领衔督办重点建议,由王世杰同志领衔督办。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坚持以基层为重点,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2018年与2015年相比,基层注册医师增长29.63%、注册护士增长43.85%,总诊疗人次增长23.65%。有效缓解了“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一)关于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供应的问题。2018年6月,我省已全面执行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目录,按照基药和非基药两标合一、分类采购原则,公开招标中标药品有963个供医疗机构直接采购,直接挂网的药品有24548个供医疗机构议价后采购。公开招标的552个品规963个药品,竞价品规平均降幅达27.51%,议价品规平均降幅达11.03%,单个产品最大降幅为87.8%,达到了降低药品虚高价格的预期目标。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与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比较:一是增加了品种数量,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能够更好地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有效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二是优化了结构,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的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三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四是强化了临床必需,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实施后,能够覆盖临床主要疾病病种,更好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保障问题,切实降低人民群众就医压力。
(二)关于突破编制瓶颈引进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问题。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13〕9号)要求“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地方事业编制总额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并在总量内有所减少”。2018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发〔2018〕9号)要求:“不得突破总量增加编制”,《中共中央关于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通知》(中发〔2018〕11号)在“深化地方机构改革”的内容中明确:“坚持总量控制”。机构编制工作实行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我省鼓励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求,按照“总量控制、盘活存量、增减平衡、分级负责”的原则,统筹调配卫生系统事业编制,加强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编制配备。为加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强化紧缺专业人才及乡村医生队伍建设,2010年我省启动了本科层次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毕业后定向到乡镇卫生院服务6年,纳入编制管理。截至目前,全省已培养4470名本科层次定向生,平均每个乡镇达3.1人(全国平均是1.7人);2015-2018年已毕业的1600名定向生全部到乡镇卫生院报到履约,实现100%履约服务、100%编制管理、100%落实待遇。2016年,我省启动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项目,截至目前,共招收1650名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到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定向工作6年。为加强乡村医生学历提升教育,2016年至今共计招录了3629名村医开展中专学历教育,毕业后,95%以上村医将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为加强乡村医生人才储备,我省明确各大医学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均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各地以县为单位,根据辖区村卫生室的岗位设置和村医需求,与有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举办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训班,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乡村医生后备人才。据统计,2016—2018年,共组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提升教育1.7万人,开展乡镇卫生院院长和业务骨干培训1.6万人次,村医岗位培训10.7万人次,培养全科医生6108名,招聘特岗全科医生104名,组织3612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驻点服务1年,落实资金1500万元对引进人才效果较好的县给予奖励。
(三)关于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2009年至2018年,全省完成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县级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项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建设项目、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农村急救体系建设项目(土建)、村卫生室建设项目18740个,总投资142.62亿元。2016年至2018年,全省共计投入约80亿,全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2016年争取中央资金18970万元、安排省级资金8280万元,采取新建、改扩建、部分功能完善等方式,全面完成了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二是大力实施“百院大战”,102个建设项目已建成29个、主体完工40个。三是全力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建设,2016年为全省农村中小学共配置校医12708人,2018年各级投入资金6295.55万元,为全省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医务室标准化配备29种医疗设备。四是加强疾控体系建设,近三年共争取中央资金26040万元,支持县级疾控中心建设项目47个。五是切实强化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2016年以来,省级财政累计投入5780万元建设1145个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投入约2.6亿元建设1300个基层中医馆。六是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全省已建成覆盖省、市、县、乡1827家公立医疗机构的四级远程医疗体系(其中县级医院154个),形成“纵向贯通、横向互通”“扁平化、零距离”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七是大力提升县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省级投入资金109200万元,支持142家县级医疗机构建设“5+2”即重症医学科、急诊急救科及其他5个重点学科。2018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37634万元用于完善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正如建议内容所述,当前全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财政总体投入不足,县级配套资金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医疗卫生人员分布不均和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等问题仍然突出。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纳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落实《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八大工程”行动计划(2019-2022)》,努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