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技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34号建议的答复(黔科议复字〔2020〕21号)
省科技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第434号建议的答复
黔科议复字〔2020〕21号
杨丽代表:
感谢您对我省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的关心,针对《关于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议》,结合省科技厅工作职能职责及全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深入学习研究国家政策并积极推进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工作
一是加强政策学习解读。2018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4号)文件出台后,省科技厅及时组织学习,对文件出台的背景和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了解其他省区农高区布局建设情况;在2018年7月11日的厅长办公会上,再次组织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文件再次进行解读,针对国家原则上支持每个省创建一个农高区的布局和我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础,提出了我省首批创建国家农高区的推荐对象。二是加强与科技部农村司沟通协调和汇报。2018年4月19日,王世杰副省长带队赴遵义相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调研,对推进国家农高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厅领导多次带队赴科技部汇报,争取科技部将我省培育农高区工作纳入2018年举行的省部会商内容。三是加强跟踪指导。2018年7月17日下午,雷文蓉副厅长在科技厅组织有关市、县政府和县科技局召开专题会,听取创建国家农高区工作推进和对接情况介绍,指导编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9-10月份,邀请科技部农村司兰玉杰司长、王喆巡视员到我省指导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2018年9月5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印发,根据《指引》明确要求,省科技厅指导相关市、县编制《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2019-2023)》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3)》。四是组织专家咨询论证规划和方案。2019年7月31日,省科技厅雷文蓉副厅长主持,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在贵阳召开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咨询会,根据专家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五是及时推荐并报送相关材料。2019年10月25日,根据《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荐工作的通知》(国科农函〔2019〕75号),省科技厅以湄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正式向科技部农村司推荐遵义市农高区作为第二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对象。目前,正积极与科技部农村司沟通,争取科技部尽早组织专家现场考察。
二、关于建议中具体内容的答复
建议中提出:制定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办法》,出台完善财政支撑、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等政策。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农〔2018〕150号),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原则上应以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或副省级城市人民政府为建设主体,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或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基础上申请。
2018年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曾指出,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从国家层面系统指导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文件,有三个问题值得进一步强调。第一,示范区一定要姓“农”,要坚持聚焦“三农”主题,推进乡村振兴。第二,示范区必须要姓“科”。要通过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来打造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高级发展形态,“科技”是它的身份标签,“创新”是它的本质特色。第三,示范区必须要姓“高”,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参照以上两方面国家对农高区的标准要求,如规划布局建设省级农高区,建设主体原则上应为县级人民政府在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申请,示范区应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我省以县级为单位统计,除个别县外,多数县涉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企业体量较小,有的甚至为零。
仅以市(州)为例,201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4639.80亿元,其中,9个统计行业中涉农的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产业(生物药品、生物食品制造等)为440.74亿元(各市州产值累加后与全省总数在有关统计误差规定范围内属正常),占比11.8%,除贵阳、黔南、安顺外,其他市州产值较低(各市、州具体产值见下表),具体区分到县更低;截至2019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644家,在8个高新技术领域,涉农的生物与新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35家,除贵阳、遵义、黔南外,其他市、州均在10家以下,具体区分到县多数为零(各市、州分布情况具体数量见下表)。
市(州) |
民族制药和特色食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亿元) |
生物与新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家) |
贵阳 |
230.59 |
70 |
遵义 |
15.78 |
18 |
六盘水 |
1.08 |
0 |
安顺 |
40.33 |
10 |
毕节 |
2.16 |
4 |
铜仁 |
6.18 |
5 |
黔东南 |
7.05 |
5 |
黔南 |
123.41 |
15 |
黔西南 |
19 |
6 |
贵安新区 |
2 |
鉴于以上情况,我省布局建设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基础条件还不够成熟,近年主要考虑提高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质量,为今后布局建设省级农高区奠定基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厅将积极学习借鉴兄弟省区经验做法,加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提升其建设质量层次和科技创新能力,适时启动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制定《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和《贵州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理办法》,并争取享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同等待遇。
贵州省科技厅
2020年6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顾勇;联系电话:0851-85816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