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商务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2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2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尊敬的罗素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加大扶持农村电商政策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农村电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强化政策扶持”有关事宜

  (一)强化政策指引。我省先后印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贵州省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电子发展助推脱贫攻坚的行动方案(2019-2020)》和《贵州省2019年电子商务工作要点》等文件,明确围绕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的总体思路,推动农村电商相关工作,助推脱贫攻坚和黔货出山。此外,黔东南州结合当地实际,已制订出台《黔东南州电子商务发展“北斗”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做好电商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等多个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文件,促进农村电商稳定健康发展。

  (二)完善组织架构。省级层面成立电商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电商办在省商务厅,各市州、县市区参照省级电商工作组织架构,均设立了电商领导小组和电商办或电商局,在村一级,引导村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了“基层党组织+农村电商”“村级公共服务+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全省从上至下形成了齐抓电商、共谋电商、发展电商的良好局面。

  (三)纳入年度考核。网络零售额完成情况纳入市州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及排位考核体系,有效提高各地、各部门对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重视程度。2016年全省网络零售额75.47亿元,同比增长37.79%;2017年全省网络零售额达到131.62亿元,同比增长74.40%;2018年全省网络零售额180.4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7.06%;2019年全省网络零售额实现218.98亿元,同比增长20.66%;2020年1-3月网络零售额完成45.1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2%。

  二、关于“加强电商人才培训”事宜

  我省以创建国家级、省级电商示范县为工作抓手,培养了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电子商务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主体培育、网货打造等方面有了显著提升。各示范县选择具有良好培训资质的主体参与电商培训,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返乡农民工、农村创业青年等等群体,营造良好氛围,大力培育供应商、服务商、服务站长等农村电商主体;同时加强培训跟踪,确保培训实效。同时,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也主动作为,整合省内外资源,大面积开展电商培训,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角色分别开展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参训人员知识水平和弥补技能短板。我省电子进农村示范县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对电商培训专项资金支持比例,并要求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群众的培训,实现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助推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电商企业创造就业岗位9.15万个,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万人次,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近10万贫困户增收。

  三、关于“强化资金投入,支持电商产品开发”事宜

  (一)加强资金支持力度。截至2019年,我省已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71个,获得项目支持资金12.85亿元;自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37个,支持资金2亿元。2020年,我们也在积极争取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支持,相关申报材料拟于近期提交商务部。

  (二)不断完善电商服务体系。通过国家级和省级电商示范项目资金支持,全省共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70余个,依托示范县创建,深入实施“快递下乡”工程,积极推动寄递服务网络向下延伸,全省乡镇实现快递网点全覆盖,快递物流乡镇全覆盖,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已经逐步完善。同时,构建形成农村电商一体化运营模式,把农村电商发展与产业相结合,选择适合电商渠道销售的产业重点培育,打造农产品电商“一县一业”,同时推动“电商驿站+基地”“电商驿站+贫困户”“电商驿站+农村经纪人”,最终建立“公共服务中心+电商站点”一体化运营模式增强农产品上行集货功能,优化县级电商服务体系提升电商扶贫水平。

  (三)着力做好电商农副产品研发。配合阿里巴巴集团在47个县域启动“村播”(网络直播)计划,抓好天猫优品服务站和农村淘宝服务站落地,推动修文猕猴桃、雷山青钱柳、安龙小黄姜等打造成为电商农副产品品牌,通过淘乡甜渠道销往全国;配合京东集团在施秉县启动京东“跑步鸡”计划,开展“定向养殖销售”精准扶贫模式,助推当地电商扶贫;指导电商云公司建设消费扶贫销售线上展厅,结合12个重点产业,打造“黔味十二道”。当前,全省现有绿色食品282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已颁证100个,专家评审已通过未颁证27个。目前,一起动“贵州绿茶”等8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创建修文(猕猴桃)、兴仁市(薏仁米)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20年一季度,组织上报新增绿色食品申报材料10家,新增绿色食品获证企业11家、产品21个,正在指导2家有机农产品完善申报材料。

  四、关于“建设省级农村电商销售平台”事宜

  (一)建立集配体系。以农商互联示范县为带动,推动省属国有企业与县级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县域配送中心,在贫困县布局建设112个上联生产、中联流通、后联销售具有一定上行功能的农产品集配中心,承担产品收储、加工、分拣、包装和集配等功能,全省农产品上行集配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实施“十百千工程”,推动商业步行街、农贸市场信息化改造和便利店(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完善便民服务功能,推动消费升级,培育一批生活服务类供应链企业,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便捷高效的社区商业便民服务体系,加快市场信息化、平台化发展,以转型升级实现市场结构优化,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推动传统商贸业“触网”发展。贵阳市强化移动聚合支付手段推广应用,提升传统商贸业全渠道经营能力,引导星力百货集团与“盒马鲜生”合作发展新零售,推动“京东到家”与沃尔玛、永辉超市、北京华联、合力超市等线下店铺开展合作实现社区配送,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购物体验。

  (三)搭建平台。搭建完善“美乘网”、“黔菜网”等农产品交易采购平台,积极对接省内机关食堂等b端等渠道,搭建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体系,将贫困地区产品信息精准推向市场,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搭建稳定、精准的销售渠道。

  罗素兰代表,近年来,我们加强横向沟通和纵向统筹,整合全省商务系统和各级电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力量,农村电商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依然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您提出的4条建议,提得很好、非常到位,为我们今后推动农村电商工作提供了方向,我们已经认真学习研究,并全力抓好落实。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农村电商的各项工作部署,全力做好电商培训、品牌打造、信息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工作,继续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做好农村电商工作,助推“黔货出山”,巩固我省脱贫攻坚战成果。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农村电商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0年6月29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