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4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张明富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下乡入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445号

  主办单位: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会办单位: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复文标题: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45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张明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下乡入乡创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感谢你对我省创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返乡入乡创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加快了乡村振兴,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稳定扩大就业效果逐步显现。2020年1月-4月,全省农村劳动力返乡就业创业16.1万人,其中返乡创业6983人;全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3亿元,新增扶持创业0.52万人,其中为3190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7亿元。2020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发放自主创业补贴917.6万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1035.13万元。

  一、完善政策体系,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出台《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贵州省财政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通知》《贵州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加强2020年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为推动农民工等人员下乡入乡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加大资金扶持,助推返乡入乡创业。一是强化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人员自主创业,从2020年4月起,可在创业地按新规定申请不超过2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次数为三次,每次期限最高不超过3年,对创办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符合相关条件提供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二是给予创业补贴。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一次性给予5000元自主创业补贴;创业经营场所符合规划、安全和环保要求的,每月按500元标准给予经营场所租金补贴,对实际月租金低于500元的,据实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三是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建设农民工创业园(点)、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为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创业人员提供经营指导、技术帮助、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等服务。四是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政策。返乡农民工等人员创办的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给予补贴。五是支持重点群体创业。支持高校毕业生参与农村产业革命,到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领办、创办农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重点围绕农村经纪人、农产品流通、农业种养殖、科研及深加工等领域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10000元创业补贴;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下乡创业就业分别可享受14400元和9000的税收减免。

  三、强化培训,提升创业能力。一是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四、构建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搭建创业场所。大力推进我省创业就业“双百工程”建设,着重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和产学研基地、农民工创业园等,充分利用各类基地(园区)、闲置厂房和场地,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点)的认定和管理,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运行机制,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承载能力较强的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创业园(点),为创业人员提供全链条增值服务,提升孵化成功率和滚动发展水平。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家,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51家,全省各级共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43家;省级农民工创业示范园(点)68家,全省各级农民工创业园(点)200家,已成为农民工等群体创业的重要平台和提供创业服务的主要阵地。

  五、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一是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创翼”贵州赛区创业创新大赛,并推荐优秀项目参加全国选拔赛,在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中我省有两个项目获得三等奖,连续三届获“优秀组织奖”。启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贵州省选拔赛。二是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集聚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大众创业。通过开展创业典型宣讲、“返乡农民工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大众创业热情,在全社会营造浓厚创业氛围。三是通过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就业创业政策;充分利用各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等,加大宣传力度、广辟宣传渠道、提高创业政策的知晓度,确保创业政策措施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激发返乡农民工等人员的创业活力。

  2020年我们将努力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各项工作,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和完善政策措施,为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动力。一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  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最新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尽快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入乡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关于在优秀退役军人中培塑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意见》。二是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督促指导各地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分析评估政策实施效果,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加大政策解读、业务交流等力度,提升基层工作人员政策把握和经办能力,确保政策兑现到位。优化流程、精简凭证,拓宽享受政策渠道,降低政策兑现成本,让各项就业政策措施深入人心,充分激发劳动者的就业创业热情。三是强化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以“贵州省农民全员培训三年行动计划”以引领,开展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范化培训、创业培训。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发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统筹作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的高效协同机制,提升创业扶持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业大赛、创业活动,通过示范带动,掀起农村青年创业风潮,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新机制。五是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联合相关部门落实专项服务活动,多种方式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为各类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搭建公共就业服务交流平台,促进劳动者就业创业和满足用人单位招用人员。持续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建设,为规范全省公共就业服务行为,打造优质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