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8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人大代表: 苏维词

  会议届次: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

  建议标题: 关于加强贵州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的测土配方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

  建议编号: 第583号

  主办单位: 省自然资源厅

  会办单位: 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水利厅

  复文标题: 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83号建议的答复

 

答复内容:

  苏维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贵州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的测土配方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尽快制定《贵州500亩连片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规划》的建议

  省水利厅在已启动的贵州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和水安全保障规划工作中,按照“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任务要求,组织对《贵州连片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可行性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根据论证结果来确定编制《贵州连片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规划》,或将相关内容纳入贵州省“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和贵州省水安全保障规划。同时,为加强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工作,2019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保护办法》(黔府办函〔2019〕17号),以500亩以上坝区种植土地作为主战场,推进“一坝一策”制度落细落实,坚持质量优先、效益至上,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选优主导产业和发展模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二、关于全面推进500亩及以上坝地和连片坡耕地测土配方工作的建议

  2006年我省开始实施农业农村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以来,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组织开展了田间试验、土壤测试、配方设计等测土配方施肥相关工作,建立了县域耕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和水稻、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完成了市县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正在开展省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基本掌握了全省耕地的理化性质和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改良和作物提质增效提供科学依据。省自然资源厅率先在全国完成耕地质量地球化学背景调查评价,摸清耕地地球化学质量“家底”,建立500亩以上坝区耕地地球化学质量档案清单,为发展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打造我省特色农产品品牌提供了科技支撑。下一步农业农村部门将组织相关单位围绕坝区和连片坡耕地继续开展测土化验、肥效实验和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不断更新耕地资源管理数据库,完善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强化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三、关于设立《贵州省500亩及以上连片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科技支撑》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议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决策部署,超常规支持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支持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领域的科研工作,省科技厅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立项支持“西部典型缺水地区农村供水一体化技术及应用示范”“喀斯特山区水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水资源对喀斯特地区顶级群落承载力研究”“基于流域荷载均衡的喀斯特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的演变及机制——以贵州为例”等20余个水资源研究及开发利用科技项目。为我省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条件下的抗旱节水农业、旱地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建成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围绕我省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关键和共性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转化到工程实践,为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省科技厅正在面向各市(州)、高校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征集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根据苏维词代表提出的建议,及时组织开展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的测土配方及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领域的科技需求调研和项目凝练,发布项目申报指南,并组织有关单位申报,全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今年省财政厅继续安排省科技厅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8亿元,支持设立《贵州省500亩及以上连片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科技支撑》重大科技专项。

  四、关于建立贵州500亩以上坝地及连片坡耕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的建议

  2015年以来,省科技厅高度重视连片坡耕地高效利用技术需求,通过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立项实施科技项目,为打造现代山地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在全省布局建设250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示范面积超210万亩,推广转化新技术、新品种500余项(个);在500亩坝区等连片坡耕地围绕食用菌、茶叶、优质粮油、蔬菜、精品水果及林木、生态畜禽等重点产业,组织实施一批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今年立项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76项,成果应用与产业化项目53项。通过项目实施,将引进选育转化新品种40余个,制订技术规程(标准)150余套,建设示范基地100余个,直接带动200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为加强坝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下达2020年坝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奖补资金50%部分的18874万元,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纵深推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五、关于加大500亩以上坝地及连片坡耕地测土配方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工程的资金投入力度的建议

  2017年至2019年,全省累计投入测土配方施肥相关资金11227.54万元,其中,中央支持8668万元、省级资金2559.54万元,为我省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2020年,已下达省级农业技术服务化肥减量增效示范资金1000万元。另外,2019年省财政下达中央耕地质量提升资金2571万元、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2000万元,均可用于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测土配方建设。为规范500亩以上坝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经省人民政府同意,2019年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统计局印发了《贵州省500亩以上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黔财农〔2019〕93号),进一步明确奖补资金使用方向、申报条件及程序、奖补标准及奖补兑现,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坝区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2020年,省级财政安排坝区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2亿元、产值奖补资金3亿元,目前已下达第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奖补资金1.89亿元。为做好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2019年以来省级财政安排4200万元,同时争取中央资金支持贵州中型灌区项目,2019年2.29亿元、2020年2.68亿元,用于我省31个灌区项目建设。实施了乌蒙山区域“兴地惠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7亿元,其中,中央支持4.54亿元、省级配套2.46亿元,已完成建设规模27.94万亩,新增耕地1.27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16万亩,目前正在组织验收。

  下一步,将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协同做好我省500亩以上坝子及连片缓坡耕地的测土配方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实现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