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工作简报(2025年度第4期)| 高效履职聚合力 服务发展谱新篇
编者按
黔南州福泉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福泉建设“工业大县”发展定位,优化服务提升代表工作能力,整体联动谋划代表工作着力点,深度参与以监督促发展,链式保障焕发代表工作平台新活力,引领带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示范效应,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人大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
高效履职聚合力 服务发展谱新篇
福泉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聚焦福泉建设“工业大县”发展定位,紧扣省、州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总体安排,以“五抓”工作方式,动员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福泉实践。
优化服务抓提升
让履职保障更强
始终将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作为基础性工程,通过全方位优化服务,为代表依法履职注入强劲动能。积极组织代表参加省、州人大举办的代表培训,并结合需求分层分类组织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开展系统培训,采取集中轮训、以会代训、视察研学等方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为代表统一配备履职手册、法律汇编等实用资料,让代表履职方向更明、保障更全、底气更足;加强代表建议督办,实行“清单式”精准交办和“重点领衔+归口协同”督办,154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完毕,满意率达100%。
市乡联动抓谋划
让履职方向更明
坚决把贯彻落实省、州人大安排部署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结合人大职能职责,制定市、乡两级人大年度工作要点,明确职责及完成时限,形成“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格局。围绕“新型工业化、城乡融合、民生改善”三大板块,确定了“助企纾困”“民生实事督办”“乡村振兴献策”等重点行动,形成《2025年度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方案》,让代表在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民生服务的最前沿、矛盾化解的第一线主动作为。
深度参与抓监督
让履职内容更新
对“双联”制度进行全方位升级,修订了《福泉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办法》,健全代表深度参与机制,常态化邀请代表全程参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专题调研、视察检查等核心履职活动,实现代表参与监督工作的全覆盖。综合运用听取专项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法定监督方式,通过“监督—整改—回头看”的闭环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今年以来,已组织代表参与工作评议1次、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18个、开展专题调研6个、提出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
链式保障抓载体
让履职阵地更实
持续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室)建设,着力打造代表履职的“前沿哨所”和联系群众的“温馨家园”。将工业园区和矿区代表联络站(室)履职平台提档升级,组织工业、环保、科技领域人大代表驻点服务,代表牵头组建“技术攻关小组”,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新能源材料延链补链强链。设立企业服务日,组织代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地审批、能耗指标等“卡脖子”问题。今年以来,各级代表帮助企业争取土地指标、项目落地等问题50余个,完成征地1000余亩,协调处理矛盾纠纷70余起,收集企业用工需求、群众诉求100余件次,向企业推荐就业1100余人次。
引领带动抓示范
让履职成效更优
加强对工作经验、代表风采的总结提炼,并编印成册,发放给全体代表学习借鉴。着力加强与省内外媒体的对接,多名基层代表登上《人大论坛》封面人物,为活动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600余名省、州、市、乡四级人大代表聚焦“工业大县”建设主战场,涌现出以“小器械”撬动“大产业”,二十年如一日钻研口腔医疗器械的省人大代表李培建;被授予“贵州省改革开放40年贵商风云人物——行业翘楚·时代先锋”“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贵州省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的州人大代表吴海斌;深耕环保一线,组织编制了《磷矿“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资料汇编》《环境保护及职业健康标准简编》等12册指导书籍的市人大代表杨承忠;奔跑在“富矿精开”第一线的“长脚杆”,用脚步串起民心,用真情化解纠纷的道坪镇人大代表周郅明等一大批优秀人大代表,他们“双岗”履职积极作为,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