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人大:四个“强化”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德江县人大常委会把“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与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强化制度建设、强化有效监督、强化服务保障、强化自身建设等入手,围绕县委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力助推德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制度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的决议》的出台,德江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传达,切实加以贯彻落实,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各位副主任按照联系乡镇,深入一线开展宣传“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相关内容,常委会组成员分别深入所联系代表的田间地头、生产车间开展宣传,传达省、市、县关于“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相关会议精神,并动员代表在一线践行好“人大代表为人民”的职责,敢担当、作表率,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县十八届人大代表田萍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田文的动员和指导下,深入挖掘、拓展“黄金芽”茶叶的销售市场,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让村民的茶青有人收、能卖钱,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种茶管茶的积极性,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创收,实现在家门口吃上了“产业饭”。
村民田仁军感触颇深,谈到在田萍的带领下,吃上了“茶叶饭”,满脸笑容:“在茶叶基地打工,有了稳定的收入,除了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还可以照顾好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家里有了收入,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
县人大各专委会围绕贯彻落实《决议》精神,结合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度工作要点,制定了工作方案。7月26日,组织召开了全县人大“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专题会,会上,针对《德江县人大常委会2023年“高质量发展,代表在行动”活动工作方案》进行了讨论。经反复研究、多方吸纳、征求意见,出台了助推高质量发展总体工作方案。
“整个《方案》符合德江发展实际,对如何实现人大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操作性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该县人大选任委专职副主任委员王太彩如此说。
7月4日,德江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德江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人大各专委会联系工作制度》。为该县人大各专委会依法开展工作,保障依法履行职责,增强履职能力,规范工作程序提供了依据,对助力高质量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修订了《关于县乡人大代表到选区听取和收集意见的暂行办法》《德江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向人大代表通报工作的制度》《县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按照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工,还明确了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了常委会和代表联系的原则、方式方法和要求。
强化有效监督,为高质量发展把准航向
今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紧密聚焦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注等重点领域,扩大代表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的监督,更好发挥在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
今年初,德江县人大常委会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后,提出了全年人大常委会会议议题计划,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提出了促进消费、旅游产业、社会养老、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议题53个,并分专委会具体负责议题调研,找准问题,提出建议意见。每次县人大常委会召开后,县人大常委会党组都按程序将所涉及的相关报告报县委主要领导阅批,转相关部门整改,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督办。
今年以来,常委会还组织开展了关于全县主要产业龙头企业(肉牛、花椒、天麻、茶叶等)运行情况、“贵州鞋城”发展情况、推进“一区三城”(综合服务区、农产园、物流园、汽贸园)规划建设情况、全县交通领域重点项目(重点是机场路、夹石大桥、环城路、连县公路等)等推进情况视察。同时,还开展了关于对县人民政府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的专题询问,有效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为城市德江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代表的视察,对我们项目的尽快开工,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该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工程师尚应文谈到机场公路的建设情况时,对代表视察时提出的建议意见,感受颇深。
强化服务保障,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发挥代表联络站(室)作用,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深化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鼓励引导代表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充分调动代表履职热忱。
今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解决“三农”突出问题,推进产业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组织发动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座谈、现场查看、随机抽样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村、组、户了解各地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建议,发动群众、引领群众做乡村振兴的宣传员、示范员、监督员、联络员;发动人大代表持续关心支持已脱贫人口,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人大代表力量。
平原镇坳田村是全县肉牛产业发展的重点村。市、县人大代表彭茂娟在代表联络室接群众来访时得知,群众对村里肉牛养殖产生的粪便影响人居环境。通过调研,提出了《建设坳田村有机肥厂的建议》,她还带领村里的养殖户先后到遵义播州、凤冈等地学习有机肥生产技术,将该村养殖牛产生的牛粪作为有机肥生产原料,“变废为宝”生产有机肥,既解决年牛养殖业中种草所需的肥料问题,也解决了园区及周边养殖户牛粪便脏、臭现象。
近年来,发源于该县稳坪镇铁坑社区的铁坑河脏、乱现象较为突出。镇人大代表张彦在听联群众意见后,向镇人大主席团提交了《铁坑河管理的建议》,引起了镇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落实了责任管理制度,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铁坑河管理难的问题。
“如今,铁坑河的脏乱现场没了,水也清了,得感谢张彦代表向镇里提出的建议意见……”村党支部书记张泽波为张彦代表的履职树起了大拇指。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830余人次,走访企业、群众2300余次,提出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意见130余条。(供稿:德江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张运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