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安顺的“时光隧道” 文庙和武庙就是钥匙
安顺,明初“调北征南”中在贵州修建的第一座卫所城市。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历史的厚重感、神秘感,只要踏入,仿佛就进入了一条精彩纷呈的“时光隧道”,尽头就是600年前的风光。而这隧道的钥匙,即位于古城街区的文庙和武庙。

安顺文庙又名“府学宫”,有些不好找,最好开着导航。它始建于明洪武27年(1394年),经明、清两朝累次复建增修,遂臻完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10元。来到文庙门口,会发现这座建筑并不平坦。原来,它是依“孔明丘”的缓坡而建。而其中的布局也非常规整,沿中轴线对称建设。文庙共四进,除第四进被毁坏,其余三进都保存完好。由于依山而建,所以一至四进也是逐级升高。这里地方不算大,但建筑结构很精致,虽然有些地方遭到破坏,总体还是很耐看。游人不多,文化氛围却很浓厚。文庙前有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门屏。进门处有“礼门”、“义路”,分别为垂花门。“礼门”、“义路”间,耸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墙,称“宫墙”,上方横额书刻“宫墙数仞”四字。
入得文庙正门至第一院落,内有半月形水池,称为泮池。在古代,凡中秀才得从石桥上过,名“游泮”。
第二进大院东西两端,分别建一幢单间重檐歇山顶亭阁,称“桂香阁”,“尊经阁”。是祭祀时张榜公布祭孔官员名单处。
第三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两庑和大成门合围而成的一座四合院。这座院内最精美的是棂星门和大成殿前的两对龙柱。龙柱宛如从天而降,龙身时隐时现,龙首遥相呼应,栩栩如生。
除了龙柱,其他地方也随处可见石头的踪影。石铺地、门墩石、柱础石、石阶、石墙、石柱、石门框、石牌楼、石柜台等石构件;干摆砌筑、透雕等石构件构造做法……所以人们称文庙是“石上江南”的典型代表之作。
世上文庙常有,武庙却不常见。安顺武庙,位于贵州省安顺市区内城老大十字东北角,门前这条路就是中华东路,同样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免费。
武庙是一组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的三进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古建筑群,整体布局呈长方形。它不同于一般古建筑,中国的殿堂庙宇的殿柱大多采用石柱础加圆柱木料构成,而安顺武庙却是例外。武庙大殿内有36根整料石柱构成了主架,最高石柱达14米,取材难度之大、建筑工艺之精,为古代前人巧夺天工之精华所在。

不论是文庙还是武庙,走在里面,会发现空气突然就安静了,只能听见轻慢的脚步声和相机的“咔嚓”声,仿佛瞬间就拿到了时光钥匙,能够穿越回那些古时岁月。所以下次,到安顺游黄果树和龙宫,吃地道安顺牛肉粉、小锅凉粉时,别忘了去走一走,感受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