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的粽子
在我的家乡黔东南,当乌红的杨梅挂满枝头的时候就插秧了。村庄里的人们,他们或者三家,或者五家,拢在一起,你帮着我,我帮着你,过十天半月,就“关秧门”了。早先那倒映着蓝天白云的梯田全被绿色点染,一行行,一排排,如诗如画。此时的村庄,粽子节已经悄悄来临。
有人说,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可在黔东南这个地方,在我们苗乡却不是。这里的苗家人吃粽子不是在端午,而是村庄关了秧门、犁耙高挂的时候,寨老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把村庄里的人们召到芦笙堂上,商议是猪场天还是兔场天吃粽子。时间定了,各家各户回去准备,舂糯米,折苇叶,备好酒,邀约亲朋一起来敬谷魂。
今年农历四月十九,正是周末,腊尧寨的老会计牛卧衣给我打来电话,说明天是兔场天,腊尧寨要吃粽子,邀我过去。我答应了。
第二天中午,我来到了牛卧衣家,此时的腊尧寨,早已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牛卧衣站在门口等着我们到来。我们一到,牛卧衣随即焚香烧纸,祭祖先、敬谷魂。
此刻的牛卧衣家比过年还热闹,光是客人就有五六桌,摆满了屋子。
席上,每个客人面前,牛卧衣都放着两个大碗,一碗是醇香的米酒,一碗是尚未剥开的粽子。随着主人一声吆喝,大伙举起酒碗,先干三大口。我不胜酒力,顿时有了酒意。牛卧衣走到我面前,帮助我把粽子剥了。但他没有将剥出来的苇叶和用来扎粽子的香糯草扔掉,而是小心翼翼地把它们理顺,把苇叶卷成柱状,用香糯草好。我觉得很奇怪,问牛卧衣为何不把这些扔掉。牛卧衣说,他刚才分给亲朋们吃的这些粽子叫谷魂粽,是用香糯制成的,不许参有其他食品。在苗家人心里,谷魂就附在香糯里。所以,即便是在秋收的时候,收获香糯,也不许敲敲打打,而是用手一穗一穗地采撷,挂在屋檐下慢慢晾干,然后放在谷仓里,用来守护一家的平安。
牛卧衣还告诉我,他所收的这些苇叶和香糯草,就是谷魂的衣裳和花带。粽子节过后,他们要将这些扎好的苇叶,或三柱或五柱捆成一束,插在稻田的泄水口边。这是谷魂出入的路口。在苗家人传唱的古歌里,人间谷物来自天堂,六月六那天,谷魂要回到天堂去过六月六,她要穿最漂亮的衣裳,挂最美的花带去跳芦笙舞。
牛卧衣实在太热情,我担心自己会醉倒,趁大伙闹得正起劲时悄悄地溜出门来,恰巧又遇到了牛卧衣的堂兄望泥衣。
望泥衣认识我,我也认识他,去年他的姑娘出嫁时我还来吃过喜酒。见到我,望泥衣一把抓住我的手,还把他的爱人叫来一起将我拖到他家。
走过望泥衣家的堂屋,我发现他家的粽子比牛卧衣家的还要多,不但数量多,花样也多。那些挂着的放着的粽子,像枕头、像鸡腿、像指头,多种多样。我知道,这是望泥衣要送给他姑娘的礼物,按照这里的习俗,姑娘出嫁的头三年,每到吃粽子,都要以成担的粽子作礼物相送。
望泥衣家的客人也比牛卧衣家多。光是他姑娘的婆家那边就来好几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此刻的人们都有了醉意。大伙已不再喝酒。他们手牵着手,正围着火塘,一边唱着古老的歌谣,一边跳着板凳舞。楼板咚咚作响,让碗里的米酒在晃动中溢出来,在温暖的阳光中弥漫。望泥衣对我说,今天的腊尧寨,家家户户的主人,都要千方百计让客人喝醉,跳得尽兴,谷魂才开心。到六月六,谷魂们去天堂跳舞时才恋家,才想到回来,五谷才丰登。
听了望泥衣的话,我仔细看面前的人们,他们每一张红润的脸庞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狂欢狂舞,宛若田野里的稻穗摇曳在风中,那么快乐,那么忘我。望泥衣他们的歌声,他们的舞蹈,他们的神情,让我有说不出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了六月六那天谷魂在天堂里跳芦笙舞的情景。
我曾经走过许多苗族村庄,这些村庄里的人们都和望泥衣一样,他们对待每一座山,对待每一条河,对待每一蔸庄稼甚至每一棵小草,都选择亲近,选择敬重,选择和谐共生。我想,望泥衣他们吃粽子,敬谷魂,应该也包含着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吧。(龙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