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观万桥飞架 游百态溶洞 — 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在双河洞景区开幕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展览现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班浪 摄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22日,以“跨越·通往世界的桥梁”为主题的2023多彩贵州·第十六届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以下简称大展)在遵义市绥阳县双河洞景区开幕。上千幅(条)来自国内外摄影师的摄影、摄像作品,以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影像,讲述和表达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大展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旨在通过影像为载体,以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为内容,着力探索“原生态”文化理论和实践,助推贵州成为全球研究原生态文化的中心、成为原生态文化理论的发源地,丰富多彩贵州文化内涵。


世界级桥梁唱主角

“原生态+国际+摄影+贵州+桥梁”的组合,凝聚着初心和匠心,折射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速度、高度和温度。8月22日,位于绥阳县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内外,千余幅桥梁“靓照”震撼人心。

“贵州的桥举世无双。”河南游客张本均看完展览后意犹未尽,他告诉记者,在贵州旅游的一路上,汽车穿过隧道与高桥,风景移步换景,是现代桥梁工程将贵州之美展现在世人面前。

大展由一个主展《多彩贵州 万桥飞架》,《画境:“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的20国摄影机构主席作品联展》《奇境:天生桥和它周围的世界》和《物境:对话世界的贵州风物》三个专题展,以及《诗境绥阳》等两个特别展。其中,主展《多彩贵州 万桥飞架》下设“壮阔山河间的力与美”“小桥流水 幸福人家”“多彩桥旅”“修桥的人”四个篇章。

北盘江大桥、鸭池河大桥、清水河大桥、坝陵河大桥……本届大展以贵州桥梁为主角,通过影像、多媒体、艺术装置相结合,综合运用全媒体传播渠道,整合展陈内容,直观展现贵州万桥飞架的壮阔图景,生动讲述以“修桥的人”为代表的建设者奋斗故事,艺术呈现开放贵州与世界对话的各种“桥”。

据了解,本届大展立足贵州、秉持全球视野,着眼贵州丰富的原生态文化资源,通过影像记录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展示贵州新形象过程中践行“为当下存储过去,为未来存储现在”的影像功能与使命,为宣传贵州、推动贵州与世界的深度交流和融合贡献力量。并通过全球征稿、定向约稿、专题采风等形式共征集12472幅(条/组)摄影、摄像作品,展出作品达到千余幅(条)。组委会最终评选出31件获奖作品,展期将持续至10月8日。

“精彩贵州折射精彩中国,大桥飞架凝聚时代精神。”来自国内外的参展摄影师纷纷表示,大展以光影为媒,在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双向赋能”下,多彩贵州彰显出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一幅幅精美照片汇成的画卷,让时空悄然汇聚,国际视野、时代精神、创新表达,再一次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国际语言讲好贵州故事

“大展在摄影艺术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既是外界了解贵州、读懂贵州的一个窗口,也为海内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提供了艺术交流的平台和桥梁。”看完展览,英国摄影师伊利奇·杰森·保罗直呼:“贵州之行充满震撼”。

始于2008年的多彩贵州国际摄影大展,以全球原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权威性国际化高水平多层次的交流平台,把中国、贵州独特灿烂原生态文化展示给世界,引发海内外关注。

大展是以关注非遗传承与保护为目标、以推动原生态文化理论发展为核心的影像文化活动。大展立足贵州、秉持全球视野,通过“影像”这一无国界的语言艺术,积极推动世界影像文化艺术交流,凭借较强的专业性、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精准的国际传播,已逐步成为世界知名影像文化交流平台,也是贵州以影像连接海内外、积极展示多彩贵州新形象的重要平台,为贵州在海内外的形象展示、传播推广发挥积极作用,成为贵州重要文化外宣品牌之一。

如今,大展已成功举办16届,全球征集摄影作品达数十万幅。大展以每年均超2000张照片的规模进行展出,其中70%以上的照片,取材于贵州。除了线下展出之外,还通过推特、tiktok等多种平台向海外传播,用照片向世界彰显贵州风采和发展自信,传递美好和善意。参加大展的摄影师遍布全世界,还持续吸引不同国度的摄影师和摄影机构走进贵州,又通过他们的作品在各个国家、各类平台的发表、展出,让国外更多人认识到新时代的中国和贵州。

在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看来,大展通过影像这一世界通用语言,展示中国、贵州乃至世界各国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展览主动适应国际传播移动化、可视化的新趋势,注重融合传播,是又一次创新国际传播工作的生动实践。


洞旅融合新体验

本届大展将展厅设计在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内外,是贵州首次将洞穴奇观与影像艺术作品进行融合呈现的尝试,构成了富有诗意的“艺术空间”。也是贵州深入挖掘溶洞这一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举措之一。

在摄影师看来,贵州大地优越的生态环境、奇绝的山地风景、浓郁的特色文化、壮丽的建设成就,是影像艺术创作的宝库。

近年来,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公园省”优势,把旅游产业化作为“四化”的重要一环,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聚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随着交通格局、区位格局、开放格局持续优化,如何以世界级标准开发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加快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成为贵州正在思考和实践的重大课题。

双河洞是贵州独特的世界级旅游资源,今年5月,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双河洞景区、清溪峡景区开展多场别开生面的溶洞音乐会,狂热的草地摇滚点燃大山月夜激情,秘境洞听音乐会让游客聆听自然的“混响”,还有高雅庄重的交响音乐会,在“海市蜃楼”般的溶洞内恢宏奏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美妙的音乐中领略溶洞的奇幻之美及天然混响。吸引了全网逾千万人次观看,成为贵州利用溶洞资源,探索洞旅融合的典型案例。让绥阳的溶洞游成为贵州游的热点之一,截至6月,绥阳累计接待游客279万人次,同比增长30.65%。

“背靠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洞,本届大展既收获影像艺术硕果,更是欣赏以万桥飞架彰显的中国奋斗、贵州发展的亮丽风景。”贵州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展选择在十二背后景区举办,依托溶洞这一贵州代表性景观,利用洞穴自然环境和精美的桥梁摄影作品设计热门打卡装置,旨在通过影像生动展现贵州桥梁建设成就和独特的溶洞资源,让世界顶级桥梁遇见亚洲最长溶洞,为游客和世界各地关注大展的观众呈现十分独特的视觉盛宴和观展体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陈江南 谢国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