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丰富的民族文化中讲述抗战故事
《山河同心》导演杨梅
《山河同心》剧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闻双 摄
杨梅是歌舞剧《烽火家书》总导演,曾参与指导或主演实景剧《西夏盛典》、舞剧《山水谣》《白鹿额娘》、舞蹈《娶亲》等作品,并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群星舞蹈大赛金奖;2009年,她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后的群众庆祝游行中,担任舞蹈总监和行进表演总导演。
作为一部带有浓郁贵州风情的歌舞剧,该剧以抗日战争期间贵州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鏖战、抵御外侮为背景,以有着600多年忠勇爱国传统的安顺屯堡云峰寨为故事线索,以屯堡百姓与当地的苗族、布依族等各民族兄弟相亲相爱、团结一心的深厚情感为讴歌对象,以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符号意义的“地戏”为情感纽带,讲述了相邻三个村寨的青年男女纯真的友谊、爱情的纠葛,以及在面临国家危亡之际表现出的民族大义与流血牺牲。
在杨梅看来,如何通过歌舞剧精准展现贵州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抗战历史,难度显而易见。为此,她提前一个多月从北京飞往贵阳,参与到该剧创作中。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贵州的抗战故事,她带领主创团队先后走进遵义、安顺等地采风,希望在采风中获取更多创作灵感。
杨梅告诉记者,《山河同心》汇集了贵州众多优秀演员,男主角由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师陈昕饰演、女主角由省民族歌舞团青年女高音朱嘉迪饰演,此外,还有留韩博士李家霖的加入。在屯堡采风中,除了主创演员外,还有不少演员首次接触地戏,但贵州演员踏实刻苦,很快就掌握了地戏的表演方法。
《山河同心》力求真实反映抗战时期贵州人民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为了让演员情感更加真挚,杨梅要求演员在演出中必须用自己的声音真实表现出情感来。演出现场,即便是没有音效,演员发出的嘶吼也能让观众感动。
“幕布起得有些快了”“演员的帽子不用戴了”……7月29日下午5点,演员在后台化妆,杨梅利用彩排前的间隙,和工作人员过字幕、调灯光、排走位,一遍又一遍地打磨细节。
演出正式开演前,记者问导演此时此刻的感受如何,杨梅表示,尽管有经验,但仍然感到紧张和期待。
正式演出的舞台上,飞机轰鸣,战火四起,剧情在声光电营造的逼真氛围中徐徐展开;融入地戏等贵州民族元素的音乐,旋律优美,演唱朗朗上口;演员演出更是超常发挥。
近2个小时的演出,观众沉浸其中,好评如潮。
长达50多天的排练,经历了剧本、音乐、人物等各种问题的打磨提升,杨梅和贵州演员一起完成了这台内容生动、感染力强的民族舞台大戏。
“这部剧表现出来的情感非常真挚,有父子情、家国情、爱情等,演员也很好地表现出来了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参加抗战的坚决。”杨梅告诉记者,在彩排中,有观众向她反馈,看出了这部剧并非渲染仇恨,而是唤醒对先烈的缅怀。
一部好剧的成功离不开观众参与,一个好故事的传播更离不开观众的口口相传。杨梅希望该剧能一直演下去,有机会还将走进校园,让年轻一代通过艺术形式了解抗战历史,了解贵州文化。
杨梅告诉记者,她曾于2019年在兴义参加演出时到过贵州,时隔6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她感觉变化很大,尤其是在城市更新和基础建设上,桥梁、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她说,这次来贵州除了感受贵州凉爽宜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还体验到贵州的美食特别多,她喜爱贵阳这座有烟火气的城市。(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赵珊珊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