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抗日名将戴安澜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戴安澜将军的半身戎装塑像。


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馆中戴安澜将军遗物展橱。 图源:《戴安澜传》


“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俱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这些话出自一封没有寄出的家书,是中国远征军殉国的最高级别将领戴安澜1942年在缅甸写给妻子的。

这些道尽铁血柔情的话语,如今还被镌刻在贵阳市花溪公园里戴安澜将军衣冠墓的石壁上。走进这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们的思绪会被迅速拉回到抗战烽火年代。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熟悉中国历史的戴安澜,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亡我之心有着深刻的认识。从台儿庄战役到徐州会战、从武汉会战到长沙保卫战,他奋勇当先,屡立战功。1939年,戴安澜升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第200师师长,这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主力部队。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全面进犯东南亚。为保护滇缅战略通道,支援盟军作战,中国组建远征军。戴安澜率领第200师承担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的重任,开赴缅甸参战。

1942年3月,第200师首战防守战略重镇同古。戴安澜率第200师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在同古展开血战,在后援无法赶至的困难情况下,恪尽职守的戴安澜准备战死同古。上述家书就是此时写下的。在最危急关头,戴安澜还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坚守同古12天,戴安澜率领第200师歼敌数千人,予日军以重创。据戴安澜小儿子戴澄东著《戴安澜传》所录的美国军方史料记载,这次行动是“所有缅甸保卫者所坚持的最长防卫行动”。

随后,戴安澜又指挥克复棠吉。在后续作战中,因敌我力量悬殊,中国远征军不得不分兵撤退。5月18日,戴安澜在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他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部队,但因缺医少药伤势恶化,于5月26日在缅北茅邦村壮烈殉国,年仅38岁。1942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戴安澜为国殉难,海内外各界纷纷悼念缅怀。毛泽东撰写了《挽戴安澜将军》,周恩来题写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为戴安澜追授勋章……

《戴安澜传》记载,全国追悼大会以后,戴安澜将军的灵柩在广西厝葬。因日寇进占广西,1944年7月葬于贵州花溪河畔的葫芦坡。1948年迁葬故乡安徽时,在花溪留下了衣冠冢。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戴安澜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贵阳市人民政府把戴安澜将军衣冠冢修葺一新,扩建为保护范围达5000平方米的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并将其列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一到清明节或者重大时间节点,戴安澜将军衣冠墓前献花不断。”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产业发展部部长黄依莉告诉记者,她多年来一直潜心查阅学习戴安澜将军有关史料,会继续把英烈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文/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