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李策用烟盒纸写给妻子的短语。图源《贵州革命烈士传(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盒纸上印有图案,上面写有字迹,是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李策被捕后写给妻子的。短短话语,凝聚了这位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妻子的不舍和安慰。

在狱中,李策把想对妻子说的话写在香烟盒纸上,这样一张张烟盒纸就变成了一封封“家书”。

此外,在狱中他留下了不少诗。1939年9月20日他写下:“风暴中要向前走着,才能站立得起来。侧面袭来的寒气,只能吹僵那卧下了的老人!”表达了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1915年,李策出生于贵阳,少年时就读于贵阳达德学校小学部,从小受到进步思想的陶冶。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激起了贵州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贵阳,学生发起组织“全省学生救国团”,李策积极参加并走在运动的前列。经过实际斗争的严峻锻炼和考验,1934年冬经秦天真介绍,李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那天,他就表示,要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中央红军长征到贵州时,蒋介石借“追剿红军”之机,兼并了贵州军阀王家烈,夺取贵州军政大权,建立了特务机关。此时,国民党中统贵州肃反专员陈惕庐通过欺骗、收买青年等卑鄙手段,布置社员侦察进步师生言行。地下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反蒋运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其间,李策采取系列勇敢和机智保护党组织安全的机警行动,使许多同志免遭毒手,受到党和同志们的高度赞扬。

七一九事件后,李策隐蔽在贵阳郊区,仍不遗余力地为党工作。西安事变后,李策秘密到达广西六寨,向秦天真汇报工作。之后,他接受了秦天真的指示并携带党的有关抗日方面的文件,返回贵阳开展活动。在李策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1937年7月,贵州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社会各界的抗日救亡活动在贵阳不断掀起。

1937年9月,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形势下,全省各地党组织迅速恢复、发展、壮大,抗日救国群众运动广泛深入发展,遍地燃烧的抗日烽火使顽固坚持反共的贵州国民党反动当局惊恐万分,再一次向人民举起了屠刀。

1938年2月,党中央指派邓止戈、秦天真回到贵州,重新组建中共贵州省工委,邓止戈任书记,秦天真、黄大陆、李策任委员。

2月19日,敌人在贵阳制造了震惊全省的二一九事件,公开逮捕了学联的7个负责人,当晚,李策、黄大陆不顾个人安危,召开各校学联负责人会议,商讨营救方法。

邓止戈、秦天真在返回贵阳途中,黄大陆、李策已于2月21日因学联事件被特务逮捕。李策等落入敌人魔掌后,反动派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大肆污蔑他们是“汉奸”“托派”,妄图立即将他们杀害。党组织采取各种措施大力营救,以及社会知名人士出面反复交涉,敌人虽不敢立即杀害他们,但却将他们长期监禁。

李策被囚整整3年,始终表现了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崇高品质。敌人无论进行物质引诱,还是惨施毒刑,在他口中均一无所获。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把他投进了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他备受折磨仍不屈服。

他在为自己孩子写的诗中写道:“要教育她成为一个坚实的人。自己肩住因袭的重担,顶住黑暗的闸门。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的明天,我们革命就是为着孩子的未来。”情真意切的诗句,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当局掀起反共高潮,贵州反动当局于1月19日夜间秘密处决了黄大陆、李策等数名共产党员。在防空洞里,敌人先把早已瘫痪的黄大陆用刺刀一刀一刀地戳死,然后威胁李策:“如果你能悔过,马上放你。”李策怒斥敌人:“共产党人光明磊落,没有什么可悔。要杀就杀!”李策牺牲时年仅26岁。

李策不幸被杀害的消息传到延安,中央有关部门将他列入抗日战争时期烈士名录,以资悼念。为了革命事业,李策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那张写有李策字迹的烟纸盒“家书”,也是他对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见证。(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立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