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深耕凝练“贵州表达” — 本土演艺经济守正创新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多彩贵州艺术团在悉尼歌剧院演出“国潮交响音乐会”剧照。 作者供图


李晶 童岚

当贵阳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开票、当贵州演艺集团的47位艺术家带着“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国潮交响音乐会走进悉尼歌剧院,当《王阳明》《伟大转折》《脊梁》《秦娘美》《天眼》《山河同心》等一部部精彩舞台剧亮相各大艺术节,贵州这片曾被重山阻隔的土地,正以静水深流的文化魅力,将民族文化基因转化为震撼世界的舞台语言。崇山峻岭孕育的“山地元素”走向了国际舞台,贵州演艺经济在守正与创新的辩证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破茧之路。

贵州“四大文化工程”内涵丰富,生态文化独树一帜,具备发展演艺经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底蕴深厚的阳明文化、神秘独特的屯堡文化等,都是贵州打造演艺产品、发展演艺经济的优质素材宝库。在省创新课题的调研中发现,《多彩贵州风》成功融合了多种民族文化元素,实现了长期演出与市场盈利。其常态化商演近20年,覆盖国内主要客源地及东南亚市场,年演出超500场,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0%以上。《天酿》(茅台镇)以全息投影、水幕电影技术还原茅台酿造工艺,成为工业旅游与文化演艺融合的典型案例,游客停留时间延长1.5小时。西江千户苗寨《美丽西江》夜场演出,带动景区夜间游客占比超40%,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30%。空间布局优化,形成“核心景区+城市剧场+乡村舞台”三级体系,黄果树、西江苗寨等景区年均演出超1万场次。区域品牌提升,“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活动覆盖国内30个城市及日韩、东南亚市场,品牌曝光度显著提高。演艺经济与旅游消费深度绑定,成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消费层级的重要工具。数据显示,观看演出的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0.5至1天,二次消费(餐饮、住宿、购物)占比提升20%以上。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贵州的演艺经济正快速崛起,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颗新星。

如今,多地纷纷出台政策,为演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目前,我省演艺经济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支持。贵州省委宣传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了《贵州省打造全国重要演艺市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该方案涵盖了创新发展、版权保护、产业投入、产业园区建设、融合发展、服务平台搭建、人才培养、优化营商环境等多个方面‌。二是改制提效。贵州省大型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制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14年国家全面启动国有文化企业分类改革以来,贵州结合自身实际,以“转企改制、整合重组、优化布局”为主线,推动省内国有文艺院团、出版发行单位、广电网络等文化企事业单位从“事业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尤其是“十三五”以来,改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逐步构建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文化市场主体格局。三是规模扩大。近5年,贵州演艺市场整体规模稳步扩大。以旅游演艺为核心,结合节庆演艺、剧场演出等多元形式,观众人次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2024年全省演艺及相关产业营收规模突破80亿元(含门票收入、衍生品销售、场地租赁等),占文旅产业总收入的比重从2019年的5%提升至8%左右,成为文旅消费的重要支撑。四是融合升级。传统舞台演艺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业态升级。一方面,演艺从单一的“山水实景+歌舞”向沉浸式、行浸式体验转型。依托重点景区和文化街区,贵州逐步形成“核心景区+城市剧场+乡村舞台”的三级演艺空间布局。

舞台艺术的“贵州表达”在于对本土文化的深耕与凝练。“四大文化工程”构成了贵州舞台剧创作的坐标系,在这一框架下,一批兼具传统神韵与现代审美的作品应运而生,它们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明基因的当代表达。例如,舞剧《王阳明》以阳明心学诞生为魂,将抽象的哲学思辨凝练为可感可触的舞台意象。以简致的舞蹈语汇,在“寻道”“悟道”“证道”的篇章流转中,让傩面、山形、侗歌等贵州元素成为哲思的载体。阳明心学不再停留于文献,而成为一场贯通古今的沉浸式精神仪式。杂技剧《脊梁》运用“技与剧融合”的新范式,以贵州“万桥飞架”的壮举为背景,将木桩、蹬鼓、皮条、软钢丝等数十种杂技技巧,转化为筑路者开山跨谷的隐喻语言。舞剧《天蝉地傩》将侗族大歌与傩戏共冶一炉,2024升级版更融入街舞与数字舞美,在精简叙事的同时焕发新机。黔剧《秦娘美》复排时嫁接侗族艺术元素,用当代审美重构经典,使“侗族梁祝”再获青睐。花灯戏《月照枫林渡》以贵州酒文化为底色,让濒危剧种重焕光华。这些作品的成功,源于对地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生动践行。

如今的贵州,从大山深处走到了国际舞台,贵州演艺产品也已从单纯展示转向文化表达。贵州舞台艺术正以古老土地赋予的灵性,回应着时代的叩问。这里是文化千岛,有着万千溪流奔向江河的壮阔气象。从民族村寨的歌谣到世界的掌声,从深山的技艺到产业的动能,贵州以舞台为舟,载着中华文明的一脉精魂,在浩瀚星空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那坐标之上,写满了对生命本真的礼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