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峰林中的烟火人家
尤洪勇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这句名言,是徐霞客先生徒步考察兴义万峰林后的赞叹与评价。而今,兴义万峰林已作为“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被列入世界级地质公园网络名单,成了旅游的打卡热点。我是本地人,加之热爱自然,万峰林成了我退休生活的乐园。东峰林西峰林,纳灰河万峰湖……几乎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我虽然没有梭罗那种“走进森林……希望活得深刻,吸取了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的见识与境界,也没有王维晚年隐居山林的心思和能耐。却深爱着这大气磅礴和灵性满满的万峰林,一山一崖一洞一穴,一草一木一井一寨均让我迷恋不已。
万峰林中的村村寨寨是这方山水真正的根和魂,几乎都是藏在峰林深处。它们或依山坐落、傍水而居,或在大山臂弯处,或在大山的“肚脐”上……总是被大山搂着掖着围着,总是躲在云深不知处的茫茫山海中。比较连片的纳灰古寨,也是被群山峻峰所包围,透着几分神奇。
有一次,我绕了一弯又一弯后,都未看到村寨。当翻过一座大坡后,云南寨突然扑进我的眼帘。被几位老乡邀到家中,摘茶泡水,摆了一会儿龙门阵。当我离开时,才出山寨,回头却看不见云南寨的踪影。有种“客来山让路,客走山关门”的妙趣。
纳灰河畔那块硕大的腹地,会让不少外地游客一进寨门便愕然,想不到在这大山深处还有这么广袤的田园和古色古香的布依山寨。纳灰河这片峰林腹地,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田园有田园,要炊烟有炊烟……峻峰擎天矗地把纳灰河一带围得严严实实,万亩良田平平展展直抵山边,四季长流的纳灰河蜿蜒于田园村畔,真是天地人同心协力打造的一方仙境。一到春天,菜花似海,桃红李白,柳暗花明,蜂鸣蝶舞,馨香醉人;一到盛夏,绿覆盖了天地,蓬勃盎然;到了秋天,更是让人兴奋不已,稻浪翻金,丹桂馥郁,蜻蜓在稻田间高飞低翔,蝴蝶绕花翩翩,几声秋蝉唱黄昏,几群麻雀似波如浪起伏于稻田……纳灰河一带的美,穷尽我笔下的形容词,也无法道尽我心中的爱意。
一个深秋时节,侄孙陪我游万峰林。我的本意是想重走洋坪一带,但一脚油门竟错过了分道岔口。我们干脆来个将错就错,随意而行。万万没有料到,刚翻过山梁便眼前一亮,一洞天似的景观紧紧抓住了我的眼球。于是,我们沿着似乎比二十四道拐更陡的山路到了谷底。到了谷底才知道叫大海子。
谷底,首先牵动我脚步的是那片盛开的花,鲜艳夺目,鸭群拨水,飞鸟萦回……在这草木枯黄的季节里,这一幕分外抢眼。举目四顾,群峰高耸齐天,一片挨一片把这块天地围成了一个大浴缸般的椭圆,好不离奇。乡亲们的房屋也沿着“浴缸”底边围成一个椭圆。最欣喜的是,每过乡亲的家门口,或在路上相遇的老老少少,几乎都说请我们到家坐一下。有一位稍上年纪的老人,还提着板凳走下石梯请我们坐。盛情难却,我们坐了一会儿,他还说要留我们在他家吃晚饭夜宿,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便告辞了。老乡们那种自然且真切的善良与热情,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让我重见了《桃花源记》中的“问所从来”“便要还家”的那一幕。
提到峰林中的民风,可以说像山风那么纯净,像山风那么甘甜。一次,我从鱼陇翻山越岭走到刘家棚子,由于天气太热,加之路途较远且难走。到刘家棚子时,已有些困乏,口干舌燥到了喉咙似要起火的地步。我向正在除羊粪的主人索要一点水解渴,主人很热情,立即放下手中活路,带我走进他的家里。坐下没多久,他就提着一个大壶走到我面前,并说:“今天我给你喝一种特别的水。”原来是用野生蜂巢泡的酒,酒味浓烈但又甜又香,我虽然不胜酒力,也有几分饥不择食的渴求,更经不住主人的盛情相劝,不多时,我便醉靠在板凳上了。最后,主人还用摩托把我送下山。虽然时间一晃过去了十来年了,但刘家棚子那顿解渴的“水”,至今还醉在我心间。
又有一天,我从将军桥起步,爬行到磨石地,又从磨石地走向大树庄。到了大树庄,饥饿到了冒冷汗的地步。我见一老大妈正在家门口干活,准备买点东西吃。老大妈二话没说,放下手中的活走进屋里,并说了一句:“你到家里来嘛”。不到20分钟,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端到了我的面前。吃完面我递给大妈20元钱,大妈不仅拒绝,还说了一句:“出门人哪有不遇到些困难?何况这个年代又不缺吃的,才一碗面嘛!”可见多么善良、多么豁达,让我十分感动敬佩。于是,我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将那20元钱放在板凳上就跑步离开了。真是千丝万缕的面条,千丝万缕的思绪,千丝万缕的感恩。
一次我走到吕烂,见太阳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便走近老乡家探问一条捷径。一位50岁开外的老乡,不仅一一告诉了较近的路线,还留我在他家歇了一会儿。此时,我向老乡递上了一支香烟后,一起身就朝老乡所指引的路径快步走去。然而,当我走了300来米时,突然一辆摩托车吱的一声停在我的身旁,并说道:“老人,你的烟掉了”。当我与他为那半包烟推来推去时,我真的找不到什么语言来描绘。半包烟既富不了他也穷不了我,甚至他还骑着摩托来追我,事虽小,格调却高尚,让我心潮涌动而口中无语……也许,这就叫峰林中的善良,这就是峰林中的民风。
这些年来,我走进万峰林,我迷恋万峰林,我徒步跋涉万峰林,一遍又一遍“啃读”万峰林这部驰名中外的无字巨著。那默不作声的座座山峰,任凭狂风暴雨雷电,依然昂首擎天,春去秋来,酷暑严寒,依然恪守使命,依然守护着那一村一寨的薪火炊烟。那湖那川,滋润着千山万壑、千村万落,春花烂漫、秋实满田满山……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17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