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军代表:农村停车难问题急待解决
贵州农村多山地,地形复杂,村落分布较为分散。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家庭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然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少专门规划的停车场,村民多将车辆停放在自家门口、路边或空地上,导致停车秩序混乱,不仅影响交通流畅,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肖军对农村停车难问题作了长期调研,并提出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政策,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由省、市、县、乡指导,推动乡村停车场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肖军
一是对各村进行全面排查,统计闲置荒地、废弃宅基地等可利用土地资源及各村实际需求,统一规划支持每个较大规模村落至少拥有一个规范停车场,小型村落合理规划临时停车区域,确保车辆有序停放,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性与便利性。
二是可结合公共设施建设停车场,在新建或改造农村文化广场、村卫生室、村委会办公地点等公共设施时,同步规划停车场。如在文化广场周边设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既方便村民在参与文化活动时停车,也可在其他时段供村民日常使用。停车场设计要考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透水砖铺设地面,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是规划路边停车带,在村庄主要道路两侧,根据道路宽度和交通流量,合理规划路边停车带。对于宽度在 10米以上的道路,可在一侧或两侧施划平行式或斜列式停车位。停车带的设置要确保不影响正常交通通行,同时设置明显的标识和标线,引导车辆有序停放。
四是可建立停车管理小组,由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组成停车管理小组,负责本村停车秩序的日常维护。管理小组定期巡逻,对违规停车行为进行劝导和纠正,如对堵塞道路、占用消防通道停车的车辆,及时联系车主移车,并对车主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并写入村规民约。
五是制定停车规则,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停车规则,明确停车场和停车区域的使用时间、收费标准、车辆停放要求等。例如规定停车场在夜间至次日清晨为免费停车时段,方便村民夜间停车;对于长期占用停车位的 “僵尸车”,由管理小组通知车主限期清理,逾期未清理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逐步引入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方便快捷,减少人工管理成本。(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