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余代表:建议支持贵州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破解中长期电力缺口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作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支点,已成为南方区域重要电源送出基地、水火互济电源基地和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重要送端基地,与周边省市电力合作基础深厚。”
过去一年,全国人大代表、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变电智能作业班副班长周敬余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现有合作共赢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贵州的西南区域电力枢纽作用。这是一道攻关难题,也是一块硬骨头。
作为深耕电力行业的技术专家,2025年全国两会,周敬余结合前期走访调研情况,提出了《关于支持贵州建设西南区域电力枢纽》的建议。
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建设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构建起“三横两联一中心”500千伏骨干网架,形成“五交三直”跨省输电通道。独特的区位优势使贵州具备成为南方电网北电南下、西电东进战略中继站的先天优势条件。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贵州省煤电、水电、新型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占比近70%,系统调节能力比较优越。这些灵活调节的丰富资源以及深厚的能源产业基础使得贵州具有为西南区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的先天条件,具备打造西南区域“调节中心”的资源优势。
周敬余给徒弟培训设备故障排查
周敬余还观察到,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高技术装备制造业、5G以及贵安数据中心等行业蓬勃兴起,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智算、超算中心也快速发展,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全社会最大负荷也在持续节节攀升中,在明确现有电源的情况下,电力缺额情况较为明显,因此,亟需引入区外电力来填补缺口。
周敬余认为贵州在能源和区位上具备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国家层面通过支持贵州打造西南区域电力枢纽,既能保障本地能源电力安全,也能为南方区域能源电力安全筑牢防线,还能有力提升电网资源配置、安全承载和新能源消纳能力,进一步夯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物理根基。
着眼破解贵州中长期电力缺口的现实需求问题,周敬余建议,更应立足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大局的前提下,通过强化跨区域电力通道建设,持续提升西北清洁能源消纳能力,进一步增强西南地区抵御极端风险能力,为“双碳”目标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实践样本。(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曼 陈龙 赵飞羽 汪林静 海报设计 徐小迪 贺琰竹 陈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