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薇代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对教育强国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完全赞同。”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杜薇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杜薇从事高等教育工作31年,亲身经历了贵州高校,特别是民族大学的高质量成长历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实施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贵州8所高校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大学等12所高校16个学科建立了合作机制,在推进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大论坛全媒记者 王敏 摄
“大学可以没有大楼,却不能没有大师。”杜薇说:“组团帮扶为我们引进和培育了人才。领军人才是有组织科研的龙头,是学科建设的灵魂。”
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争取,共引进4名高校优秀人才到贵州高校担任校长,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领军人才128人、拔尖人才175人,进一步激发我省高校的创新活力。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派出的高层次人才累计指导该校成功申报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80余项,助力该校成为全省唯一连续5年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的高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为我校5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提供挂职锻炼岗位。项目、平台、学院到学校的多层次、全方位帮扶,让大家都深受鼓舞,充满信心。
“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我省相关学科建设推进扎实有效。”杜薇说,组团式帮扶优化了学科建设,2024年全省新增硕博单位4所、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48个。全省理工类学位点达105个,占比33.2%。
复旦大学组团帮扶贵州大学化学工程、旅游管理专业,华东师大周傲英教授等编写贵州通识教材《数字素养》,理工科强化行动推进效果初显。
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对口支援帮扶贵州民族大学,聚焦贵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建立“民大+名校+名企”创新合作模式,与贵州磷化集团共建“富矿精开”联合创新实验室,聚焦磷矿绿色资源化利用项目联合攻关取得新突破,成果已进入中试阶段。学校“富矿精开”特色学科群入选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一校一特重点支持学科。
2024年,贵州民族大学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民族类高校物理学博士点的空白。
“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关心关怀,得益于教育强国、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等战略的实施。”杜薇建议,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加大对知名高校组团帮扶工作,在学科、人才、科研等方面给与项目与资金支持;将贵州民大列入“部省合建”,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深化知名高校“组团式”帮扶。(撰稿:人大论坛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