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兰代表:在“双减”背景下完善更新教师激励政策
“作为教育界的基层代表,我一直关注教育、关注民生,也一直在围绕教育、围绕民生提建议!”
人大论坛融媒体记者 王敏 摄
3月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教师吴明兰在审议时谈到了“双减”背景下的教育问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细读报告后,吴明兰深刻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一项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让她产生了强烈共鸣。她认为,“双减”政策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人民福祉,回应群众对教育的关切。“‘双减’不仅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广大家长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更新了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是对学校教育提质增效,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量。”
实施“双减”政策以来,吴明兰感到,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老师上下联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对课程标准的研读、把握和执行中做到了脑中有纲、心中有标,向课堂要质量,向作业设计要质量,向课后服务要兴趣,向家庭协作要支持。“老师们心系教育,情系学生,取得的成绩是可喜的。”
吴明兰描述了半年以来她感知到的变化:“孩子与老师在校沟通的时间长了,课后生活丰富了,在校生活快乐了,在校收获更多了,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负担轻了,经济负担也相应减轻了!”
有减就有增,吴明兰说,学生家长的负担轻了,而社会对教师赋予的要求更多了。“教师们在工作上以及家庭照管上样样都不能少,而教育部门对教师在延时服务中额外付出的劳动、对教师的奖励激励标准制度还有待完善和更新。”为此,吴明兰建议优化对教师绩效工资的工作方案,同时把课后延时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等建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许邵庭 图/杜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