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应和代表:搬出穷窝 斩断穷根
罗应和,贵州160万搬迁移民群众的一员,也是全国人大代表、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党支部书记。
搬迁前,罗应和所生活的村子位于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的麻山、瑶山、月亮山“三山”地区,属于水不通、路不通、网不通的“三不通”地带。罗应和说,尽管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因受自然条件所限,当地很多老百姓的家庭经济收入仍难以维持日常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国人民同步实现小康。”这给罗应和和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搬出穷窝,斩断穷根!
2016年,第一批群众1109户4685人搬到了离惠水县城10公里的经济开发区,不花一分钱住进了新房子。其中,2881人在开发区就近企业务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达到2000—3000元左右,年户均收入5万元左右,开启了“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新生活。
为了让搬出来的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新民社区党支部开办了社区“新时代讲习所”,结合“移民夜校培训班”、“人生讲堂”等形式,加强移民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2018年1月家庭年收入入户排查显示,很多家庭3人以上就业的年收入在9万多元,社区家庭有汽车120多辆,实现了由“贫”变“富”的转变。
贫困群众在生活变好的同时,人也由“懒”变“勤”了。搬迁前,38岁的王华平同70多岁的父母住在距离公路12公里外的山窝窝里,家庭非常贫寒。“2016年搬到新区后,通过参加支部举办的‘人生讲堂’培训班,学会了电工技能,被推荐到就近的企业上班。”春节前,罗应和问王华平的打算,他说,再挣点钱想买辆车、找个媳妇。
“我们移民群众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由衷感谢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感恩习总书记的关怀!”这是惠水县濛江街道新民社区群众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