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面对面|石化清代表:让农业保险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国家保护和扶持农业发展的又一举措,是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挽回农民经济损失的惠民利民金融政策,同时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石化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为切实发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乡村振兴的“保驾护航”作用,贵州近年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原则,以“扩面、提标、增品、快赔”为抓手,财政、金融、农村、林业、气象等部门统筹发力,险种保障水平和重要农产品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
“贵州已建立了分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政策性农业险种体系,推动由保成本向保价格和保收入转型升级,由传统保险产品供给向指数型保险产品转变,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从‘小农险’向‘大农险’大踏步迈进。”石化清说,贵州通过有序“扩面”,织起了增产增收“防护网”。逐步“提标”,撑起了增产增收“安全伞”。不断“增品”,拧紧了增产增收“安全阀”。快速“理赔”,送上了增产增收“定心丸”。
数据显示,2022年,贵州全省农业保险理赔金额共计14.34亿元,较上年增加33.31%,简单赔付率80.51%,较上年提升11.8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获赔8.14亿元,各类农业生产组织获赔6.2亿元,及时解决了受灾农户的后顾之忧。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在石化清看来,必须不断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在“扩面、提标、增品、快赔”的基础上,以持续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发展目标,全面助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让政策性农业保险成为贵州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助推器”“稳定器”。
“具体来讲,要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丰富保险品种,深入实施政策宣传全覆盖。”石化清说,要通过围绕“再扩围”“再升级”“再提升”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提升贵州农业生产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驾护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许邵庭 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