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要求 推进人大代表工作与时俱进
天津市河北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认真把握人大“代表机关”职能定位,主动拓宽代表工作思路,不断提升代表工作水平,推进人大代表工作与时俱进。
夯实基础强化管理
加强培训,提升代表政治和业务素质。突出政治培训。每年举办一期政治能力提升专题班,2020年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的部署要求,举办“提升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奋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专题培训班,提高代表政治站位,引导代表从大局和全局上思考问题,为党分忧,为民解忧。做实基础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对代表进行初任履职培训,重点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代表就“如何提好代表建议”进行专题培训,打牢履职基础。细化专题培训。坚持“凡活动、皆培训”,代表参加常委会、参与专项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前都要开展针对性,应用型培训,为代表履职创道了良好条件。
向人民汇报,增强代表履职为民意识。针对市、区人大代表制定针对性强的述职方案。针对区人大代表,采取书面述职和回原选区面对面述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针对市人大代表,分批组织市代表在区人大常委会、回选区述职相结的方式进行。通过述职,不仅让选民更多了解代表工作,也促进代表依法履职热情,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完善机制,提高代表履职责任感。向代表发放履职记录簿,要求代表详实记录参加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履职的基本情况,并由各人大街道工委作出考核评定。同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将代表表现情况作为代表连任的重要依据。对少数履职意识不强的代表,由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进行约谈,倒逼其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搭建平台完善制度
管好用活家站,让代表履职有热情。河北区人大常委会遵循“边建边用”的原则,实现代表活动与阵地建设的有机结合。规范化建设完成后,建立健全制度,在“管”上下功夫。做到制度明晰、台账规范、专人管理,从制度上提升规范化运转水平。重视发挥代表作用,在“用”上下功夫。家站工作重点在于创新活动内容,拓宽活动平台,使代表活动贯穿履职“全过程”。通过开展“主题 +”活动,组织代表在宣传民法典、开展扶贫认购、做好民心工程票决制项目征集等方面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健全制度机制,让代表履职有保障。在认真落实“双联系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建立了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群众之间“三联系”制度。横向方面,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微信探讨和邀请列席常委会会议等方式,实现区人大常委会与代表们之间“面对面”和“键对键”的充分联系,及时掌握代表履职新动向,加强经常性沟通指导和管理监督。纵向方面,做到区人大、各人大街道工委、各人大代表联络站三级平台互动,组织代表深入选区、落实“向群众汇报”工作机制,倾听选民意见建议,主动发挥作用为群众解决问题,畅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
三个结合有效衔接
与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强化重点建议督办。区人大常委会将督办代表建议作为常委会重要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任会议针对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筛选 6件建议作为主任会议成员重点督办建议,并将重点督办件与监督议题有机结合,坚持分管副主任领办、各专委会协办,代表工作室日常督办机制,充分运用视察检查和实地督导等形式进行重点监督,持续监督,邀请提建议代表全过程参与,办理情况随时与代表沟通,使重点督办件高质量完成办理。
与代表工作紧密结合,完善机制建好用活平台。针对人大常委会机关承办的“关于加强阵地平台,延展联系选民广度”等 4条建议,代表工作室紧紧围绕市人大关于家网站规范性建设的要求,建好用活履职平台,为代表联系选民做好服务保障。同时,探索激励机制,将在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人大代表典型事迹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激励引导代表更好履职,弘扬正能量。
与民心工程紧密结合,丰富人民民主实践形式。将代表建议工作与代表票决民心工程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办,年初听取办理工作方案,年中进行视察推动,年底听取和审议完成情况报告,努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民心工程的完成质量。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代表“年年提,年年解决不了”的建议进行连续督办。 (杨金惠苑磊(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