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突出“四大创新”举措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代表建议提出、交办、督办和评价方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质提效,开创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新局面。

 

  创新

  提出机制推动代表建议质量提升

  代表建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办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提高代表建议提出质量,黄石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做到强化“三个保障”。

  一是强化履职培训保障。制定代表“提能五年规划”,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开展代表履职培训活动。每年组织代表集中培训,邀请履职经验丰富、提出建议质量较高的全国、省人大代表交流经验;组织代表到全国人大培训基地、沿海高校和改革一线城市学习考察;采取每届评选 30件优秀代表建议等措施,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增强履职能力。截至目前,本届 340多名市人大代表已分批外出培训。

  二是强化闭会活动保障。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使代表沉到工作一线、民生一线,全面深入了解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为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代表建议做好准备。通过组织代表集中视察、开展多样化的代表小组活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等,为代表建言献策创造了条件。

  三是强化审核把关保障。坚持“高质量”引领,建立代表建议“两级双审制”,加强建议审核把关工作。会前,组织各代表团对拟提交的代表建议进行摸底和初审,切实提高建议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会中,大会议案组加强合法性、政策性审查,保证建议内容合法、措施具体、意见合理,从而确保代表建议的质量。从本届人大历次会议代表提出的建议内容来看,议题不断贴近中心工作,内容更加务实和具有可操作性。

 

  创新

  交办方法推动代表建议交办精准对接

  本届人大换届以来,每年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均在 140件以上,涉及全市转型升级和一些重大民生热点问题。黄石市人大常委会着力从精准有效分办入手,为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创造前提条件。

  一是合理确定主体。每年人代会后,由代工委会同各专门委员会、法律咨询组和市政府政务督查室对代表建议进行梳理研究,找准建议反映的关键问题,合理界定承办主体,及时提出分办的意见建议。认真征求提出或领衔提出代表的分办建议,做到与代表预期有机衔接。在此基础上,就初步分办方案征求承办单位意见。通过“多回合”交换意见,力求办理任务与承办单位职责相符,保证代表建议分办工作精准对接。

  二是压实办理责任。每年交办方案确定后,及时会同市政府召开代表建议集中交办大会,现场移交代表意见建议、交办通知文件,组织“一府一委两院”和相关承办单位受领任务,明确办理责任。提请市委将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部门、单位年度履职尽责目标任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在交办方式上多明确牵头会办、少进行多头分办,切实保证建议责任压实。

  三是保证交办时效。加强代表建议信息化建设,及时启用“人大代表履职和建议平台”,将收到的代表建议,按照建议不重不漏、提建议代表不重不漏、承办单位准确无误的要求,认真核对后及时上传平台,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同时交办,切实提高建议交办工作时效性,为承办单位高质量完成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供更多时间保障。

 

  创新

  督办方式推动办理工作落实落地

  为切实提高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保证办理工作落实,黄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不断完善“领衔重点督办、对口分组督办、媒体参与督办”机制,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全面提质。

  一是重点督办不断拓展。不断健全重点建议督办制度,发挥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的示范引领作用。每年确定主任会议成员每人督办重点代表建议 3件,会同有关承办单位赴实地开展督办调研,研究解决方案,切实推进了一大批站位高、牵涉面广、解决难度大的建议得到办理落实。2020年,进一步丰富领衔督办的内容,根据建议办理特点,坚持抓主要矛盾,将目光转向承办任务比较多的单位,每名成员对一家承办大户进行督办,有效推进了代表建议承办大户的办理和答复工作,通过以点带面促进了建议办理质量整体提升。

  二是对口督办不断深入。坚持发挥各相关专门(工作)委员会专业优势,每年把代表建议按承办单位分类交给专门委员会进行对口督办,要求各委员会把代表建议督办工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定期开展对口调研督办,及时了解掌握承办单位工作进展情况,切实增强督办工作针对性。

  三是媒体督办不断出新。切实发挥新闻媒体监督的积极作用,大力开展媒体跟踪督办。结合主任会议成员督办重点代表建议,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对建议办理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着力营造良好的办理氛围。加大代表建议办理公开工作力度,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倒逼办理工作提质增效。

 

  创新

  评价体系提升代表建议办理满意率

  近年来,黄石市人大常委会一改以往由议案建议提出人“面对面”决定满意与否的评价做法,转为“背靠背”确定,不断提高议案建议的落实率和满意率。

  一是创建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分析近年来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特点规律,创建了代表建议办理第三方评估机制,制定第三方评估办法,对连续三年提出或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引入第三方力量进行评估,推动办理工作从“都不满意”向“双方满意”转变。

  二是创建分类综合评价机制。2019年开展代表建议分类综合评价,在代表自行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专委会、政务督察室和基层群众等主体参与测评,对当年 157件代表建议的建议质量、分办精准度、办理效果等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得到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结果,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三是创建“背靠背”测评机制。2020年 12月,首次组织全体市人大代表围绕“工作态度、工作措施、工作效果、答复情况”等四个方面内容,按照“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次,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本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 61家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进行测评。从测评结果来看,代表对有关机关、组织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总体上满意。政府系统 48家承办单位“非常满意”“满意”得票率86.5%,“不满意”得票率1.3%;党群、两院”系统 13家承办单位“非常满意”“满意”得票率90.8%,“不满意”得票率0.4%。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