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在创新奋进中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1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近年来,四川省宣汉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秉承“助力县委、支持政府、监督部门、指导乡镇、组织代表、宣传宣汉”的工作理念,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创新奋进中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旗帜鲜明讲政治围绕中心勇担当

  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大机关政治属性,突出强化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坚定。坚持以县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为政治保障和制度遵循,人大常委会党组重大事项向县委请示报告,重大决议决定报请县委同意,以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

  县人大常委会全力支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先后作出关于同意《宣汉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方案》《宣汉县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总体方案》的决议,出台《宣汉县行政区划调整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意见》,为乡镇换届选举提供操作规范。牢牢把握党管干部原则,严格依法任免干部程序,推动干部任命“任前考察、法律考试、现场考问、任后考核”的“四考模式”,并形成长效机制。全年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14人次,保障了行政区划调整和干部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县人大常委会精准把握服务大局的切入点,汇民意、献良策、作决定、抓落实,和衷共济促发展。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持续深入推进广厦工程、滨湖路、高铁新城、南坝副中心、巴山大峡谷、锂钾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脱贫攻坚挂包联系政治责任,下沉 7个联系乡镇蹲点督促、现场调度,助力全县顺利通过国家“三项考核”和全省脱贫成效考核评价,高效推动了县委各项决策的科学部署和有效落实。

 

  依法履职抓监督创新模式行民权

  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日常监督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不断深化“三长三账”机制,听取审议各项工作报告 21次,密切跟踪6个部门(乡镇)86个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确保财政资金精准预算、精确保障、精细管理。制定出台《宣汉县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办法》,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监督工作制度体系建设全面完善。创新探索在全省县级人大预算联网平台增添审计专网,实现对财政、社保、税务、审计等工作在线监督。积极组织人大代表调研视察铜基新材料、锂钾开发、达宣快速通道、职教园区建设和巴山大峡谷景区运营情况,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为县委统筹疫情防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秉持良法善治精神,披坚执锐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力支持“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依法监察、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制定完善《宣汉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监督监察司法机关工作暂行办法》,对 63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备案审查,持续跟踪督查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专项调查县公安局交通执法,推动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维护良好交通秩序。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县人大常委会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及时召开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依法全力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并跟踪监督决定执行,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回应群众关切,跟踪督查学前教育、侨务工作等专项报告审议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对县卫生健康局、水务局开展工作评议,推动教育、侨务、养老、医疗、水利等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致力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关注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和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听取审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工作报告,扎实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法》执法检查,深入调研熠辉铁合金厂、万象建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污水处理厂建设,跟踪监督河道管理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推动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移交国有专业企业托管,切实强化河湖面治理,督促解决江口湖库区环境治理问题。

 

  搭建平台听民声示范引领聚合力

  县人大常委会定期召开片区现场会,深入推进 35个乡镇人大代表联络室、384个村(社区)联络站规范运行。聚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站位全省唯一土家族聚居区,聚焦县委工作目标,在普光经济开发区、渡口土家族乡创新设立工业园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和土家族片区人大代表联络中心。3300余名省、市、县、乡镇人大代表进驻代表联络站(中心)宣传政策、听取意见、收集民情、接访选民,督促解决龙文社区房屋拆迁、鸭池村灌溉通道等矛盾纠纷。“一室一站两中心”履职平台全面拓展,人大代表听取民生诉求、反映社情民意的载体路径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极大缓解了乡镇的信访压力,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县人大常委会整合代表力量和社会资源,全覆盖建立财政经济、教科文卫、农业、社会建设等 11个专家咨询组,补齐人大监督专业化方面的短板。建立代表督事制度,创新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方式,将省、市、县在宣人大代表组建为 11个代表小组,分别由委室联系服务,坚持一事一小组、一季一跟踪、一年一评价,跟踪监督“群众最不满意的 10件事”整治、86件代表建议办理和白岩滩水库、棚户区改造、锂钾综合开发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等 17个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坚持代表主体,持续深化“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再行动”活动,扎实开展人大代表“双走访”专项工作,全面落实代表回访选民向选民述职办法,积极发挥人大代表在脱贫战疫中同心攻坚、共克时难的磅礴力量。全年各级人大代表走访企业、群众,对口帮扶贫困群众,捐赠协调帮扶物资,创办、领办经济实体,解决群众就地务工的问题。

 

  创新奋进争一流内引外联促提升

  县人大常委会持续深化“四讲四有”人大建设,着力锻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全面完成人大机构改革,设立东乡街道、蒲江街道人大工委,调整委室主任 4名,充实副主任委员 15人,机关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更加优化。强力推进干部能力提升,开办宣汉人大“学习大讲坛”,常委会领导、退休老干部、县级部门“一把手”轮流授课,委室主任、青年干部逐一脱稿报告宣汉县情、履职成效和相应联系部门(单位)工作情况,笃志勤学务实重行的机关氛围进一步提升。

  切实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弘扬正气,倡树新风。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模范遵守组成人员守则,党员干部从严落实学习、请销假、外出考察培训和财经管理制度。量化开展目标考核评比,建立委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月通报制度,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环境,宣汉人大的探索实践得到省、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肯定。代表联络站建设、预算联网监督被全市推广,司法监督、预算审查、代表工作受到省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的批示肯定。

  在县电视台开设“人大风采”专题栏目,主动对接川渝人大媒体“双城记”联合采访,总结宣汉人大成立 40年经验及成果,精心编印《宣汉人大四十年》画册、《宣汉人大》杂志,积极宣传人大履职成效、展现代表为民情怀。100余篇稿件被《人民代表报》《人民权力报》《民主法制建设》等媒体刊用。重视与省市人大联系、与兄弟县市交流、与监督部门沟通、与乡镇人大联动。高质量承办全国、省、市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分片及委室指导乡镇(街道)人大(工委)工作制度,在互促交流中推介宣汉发展、展示人大形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