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传党史 宣讲入民心——贵州农信“金融夜校”融入党史宣讲
“金融夜校”是贵州农信“五张名片”之一,自开展以来,不断创新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深化“金融夜校”的内涵和外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辖内各行社充分利用“金融夜校”开展党史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大小兼顾,党史宣讲“沾泥土”。农村是金融服务最薄弱的环节,农民是金融知识最缺乏的群体。“金融夜校”自2013年开讲以来,始终以“普惠金融 通达城乡”为出发点,着力破解广大农村地区“贷款难”“服务缺”等问题,聚焦普惠金融落实落细,坚持不断创新授课方式,充实活动内容,让百姓听得懂、易接受、提素质、得满足。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贵州农信发挥网点遍布城乡、干部员工与广大百姓熟悉的人缘、地缘优势,组织辖内各基层党组织结合“金融夜校”载体,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村寨开展大众化党史宣讲。赤水联社在丙安古镇开展“金融夜校”宣讲,宣讲人在讲解金融知识的同时,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了党史宣讲,在理论宣讲中坚持守正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阳联社广场支部通过到辖内鱼上村开展党史教育宣讲暨信用工程村组创建工作动员会,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信用工程等内容进行宣传宣讲,耐心解答居民群众提出的相关问题。截至4月末,开展党史专题“金融夜校”158场,3000余名群众参与其中,有效发扬了红色传统、传承了红色基因、凝聚了爱党共识。
内外联动,党史宣讲“带露珠”。面对农民工特殊金融消费群体,贵州农信通过抓对接、抓合作、抓服务,躬耕农民工特色金融服务,架起农民工金融服务连心桥。贵州农信在北京、广州等贵州农民工集中务工的地区,设立了十三个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为贵州籍农民工提供金融知识、贷款协助、法律维权、困难救助、就业创业咨询等服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驻外中心又增加了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任务,利用“金融夜校”载体开展党史宣传宣讲,将党史课堂搬到全国贵州籍务工人员聚集地,用农民工身边的人,讲农民工身边的事,通过小故事讲好大道理,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好,让被大城市边缘化的农民工,见证历史变迁,感受党的关怀,共享改革成果。
上下融合,党史宣讲“冒热气”。开展党史宣讲,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传播的通俗化带动大众化,从而达到理论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贵州农信利用“金融夜校”载体,组织广大老百姓参与线下讲授和互动,同时在线上开展党史宣讲,着力打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宣讲特色,延伸“金融夜校”服务范围。贵州农信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推出“学党史 话农信”专栏,省联社驻黔西南州党工委也组织开展“知史爱党爱国•百年风华正茂”党史党课微视频展播,各驻外中心也通过“农信微喇叭”定期推送党史知识、党史故事微视频等,让“金融夜校”变成“指尖课堂”,通过线上线下党史宣讲的融合,彻底消除时间、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局限,扩大党史宣讲的辐射面,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基层、送到农村、送到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磅礴力量。(通讯员 袁源 石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