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入法!湖州这个条例为推动绿色金融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浙江方案”
11月17日,浙江省湖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向社会公布《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今年9月29日,该条例经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通过,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继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之后,湖州首开地级市绿色金融立法先河,为推动绿色金融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浙江方案”。
2017年,湖州获批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四年来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批全国领先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累计取得40余项创新性实践成果,此次是以地方立法形式固化和提升绿色金融“湖州实践”。
条例共七章四十五条,分为总则、产品与服务、碳减排与碳金融、标准与数字化改革、激励与保障、法律责任和附则。多年从事绿色金融政策顶层设计的权威专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评价,该条例是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有实践依据的和有重要示范意义的绿色金融法规。
在“碳达峰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条例明确指出要建立的碳中和银行体系正是在系统总结湖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典型经验基础上的创造性制度。
“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推动和实现碳中和。”湖州银保监分局副局长吴狄说,碳中和银行包括自身运营和投融资业务的碳中和。目前,湖州银保监分局在全国率先制定碳中和银行规划,已有8家试点金融机构对自身运营碳排放进行了摸底,并陆续制定碳中和路线图,其中安吉农商银行天荒坪绿色支行率先正式建成了全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首家碳中和试点支行网点。
条例前瞻性地将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纳入地方性法规。要求生态环境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核实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情况,同时对企业向金融机构虚假披露碳排放情况设置了罚则。这将有效促进银行将企业碳排放信息纳入信贷管理流程,并通过信贷考核和利率差异化策促使企业节能降碳。
“虽然我们不是重点碳排放企业,但也会配合碳披露。”得知条例出台,浙江洁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方隽彦率先表明了态度,在之后的项目洽谈中,他们也将会更加关注绿色节能领域,一方面是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是积极应对银行的绿色金融要求。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离不开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赋能作用。条例按照基础建设、场景应用、平台支持的逻辑顺序,开展了一系列制度设计。
首先是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围绕绿色金融统计分析、监测评价、信息披露、监管引导等方面,建设并完善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系统。其次是要求市金融工作部门会同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驻湖机构,围绕金融业务、征信服务、碳账户等场景,创新绿色金融数字化应用。最后是加强企业和个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