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吴中区人大:一问再问 “翻旧账查新账”
“在 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专题询问问题清单中了解到,有两个污染地块治理进展缓慢,请问生态环境局,现在治理情况如何?”“上次垃圾分类专题询问后,全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一些小区垃圾分类质量还不高,请问区城管局,如何采取措施提升垃圾分类质效?”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一场特殊的专题询问会会场内,热烈的询应互动正在展开。
这是吴中区四届人大常委会在履职收官之年,对过去几年曾进行过的专题询问的内容“翻旧账、查新账”。现场,吴中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围绕历年专题询问涉及的民生焦点,直问相关问题落实整改情况。
紧盯闭环经年再回看
吴中区四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将为民履职、为民代言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特别是将“专题询问”这一监督方式进行常态化、延展化运用,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先后围绕黑臭水体治理、安置房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法院“执行难”等 9项议题进行了专题询问,努力推动“疑难杂症”的破解。
人民群众的期盼、人大监督的价值,皆系于问题的落实解决。为此,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在提升监督实效上用心用力,将监督链条向问题整改延伸,并谋划在本届人大履职“赛道”冲刺关头,对 5年来的重点监督事项进行系统“回头看”,以“一追到底”的韧劲激发“攻坚作战”的劲头,以问题的落实解决兑现为民承诺,赢得群众满意。
专题询问相关问题,一直都是人大的监督重点。吴中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在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有些问题得到了有效落实,如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实现全域小区全覆盖,安置房建设缺口有所缩小,黑臭水体得到治理;也有一些问题落实得不够到位或是有所反弹。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在通过持续监督做好“问后文章”的同时,以专题再问的形式,对历年专题询问相关问题落实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回头看”。
直击“顽疾”询问再升级
“全区安置房建设缺口虽然有所缩小,但是需求呈现动态变化,仍存在拆建不匹配和区域差异等问题。请问区住建局,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在推进货币化安置,节约土地资源方面有何举措?”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委员、甪直镇人大主席许文龙结合平时了解的群众诉求提问。
“我们将强化安置先行理念,合理编制拆迁安置计划,避免无序拆迁造成的安置缺口扩大。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沟通平台和预警机制,并完善绩效办法,确保完成安置目标任务。”吴中区住建局局长汪庆丰回答说,住建局还将推广一些板块安置房回购经验,引导有条件、有需求的板块开展多元化安置。
紧随其后,吴中区人大代表、横泾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沈惠男就安置房刨根问底,点对点”将问题抛给了开发区管委会,“当前个别板块如郭巷街道和横泾街道依旧存在安置房供需不平衡的情况。请问开发区管委会,下一步如何加快解决这两个板块安置房缺口问题?”
“开发区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郭巷将开工安置房项目 7个,共 3901套,安置面积约 39万平方米;横泾将开工安置房项目 2个,共 1212套,安置面积约 13.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基本解决两个街道安置缺口,对零星缺口将通过回购来解决。”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回答。
“请问区政府,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交办的 23个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整改成效如何?”有企业反映,申请电力增容所需时间比以往更长,请问区发改委,这种现象如何解决?”对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再询问,也成为吴中区人大代表热衷的话题。
到会应询的吴中区副区长张华谦表示,“人大常委会今天的再问,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吴中下一步‘怎样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这个重大命题。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将以这次再问为契机,坚持结果导向,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将还未形成工作闭环的问题进行再整改和再落实。”
环环相扣落实再跟进
“今天的专题再问很特别,也很精彩,将前些年问过政府的问题再来检视一遍,扫除了大家对于专题询问‘一问了之’的固有印象,应询的相关负责人回答也都实事求是,不遮不掩。”会后,一位多次参加吴中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会的人大代表感慨地说。
持续两个小时的专题再问意味着一个完整的监督闭环的形成,伴随的是更多工作的开启,人大监督永远在路上。吴中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监督此次专题再问所涉问题的落实解决,以监督的全程性、持续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做到“问题不解决,监督不松手”,将更加严密的监督闭环不断延展,促使吴中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人大常委会要锲而不舍、紧盯问题,跟进监督、形成闭环;政府要对专题询问问题认真整改、切实担当、有所作为。”吴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炳华指出,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在群众眼中可能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标尺,久久为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诉求,以不变的初心为群众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