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组织基础
在村北头的核桃油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隆隆”地运转,淡黄色的核桃油被注入包装瓶;培训中心大院,前来参观培训的单位团体一批又一批;村集体投资400万元新建的酒厂,更换全新包装的成品正装箱外运……这段时间,阳泉市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新换届的“两委”班子一天到晚都马不停蹄。
王炭咀村位于盂县县城东北部 7公里,既无煤炭资源,也无区位优势,是典型的纯农业村。近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石建忠的带领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这次换届,石建忠主动提出不再担任支部书记,让更多高学历、有干劲的年轻人来挑大梁。而由 35岁以下年轻干部组成的新班子,也在石建忠的传帮带下迅速成长,成为王炭咀村产业发展、致富振兴的生力军。
一换届就进入状态、新老班子拧成一股绳的王炭咀村,是阳泉市村(社)“两委”换届后“上马就干”的缩影。
2021年 7月以来,阳泉市涉及换届的 402个村、138个社区奋战 100多天,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主干 620人、班子成员 3565人,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完成村(社)“两委”换届工作。一大批政治坚定,想干事、会干事,年富力强的“双好双强”好头雁走上岗位,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1年11月6日,为期5天的2021年全市村(社区)“领头雁”第一期市级示范培训班开班。
政治引领本固基强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
从村、社区的绝对数量和选举组织规模来说,仅有三区两县的阳泉市算不得量大面广。但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以往村(社)换届都可谓是“多事之秋”。这次换届,是村(社)“两委”任期“3年改 5年”和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后的首次换届,意义重大,阳泉需要面对的困难同样不少:平定县作为全省“两委”换届的 17个试点县区之一,担负着为全省积累有益经验的任务;盂县农村数量占比最高,各种历史问题纷繁复杂;矿区作为典型的资源枯竭工矿型城市区,空巢留守现象突出,还有诸多难题亟待地方政府与驻地省属企业协调处理……加之阳泉要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完成换届,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确保选举顺利进行,选出素质硬、能力强的好干部,是个挑战。
夯实选优配强好基础,选出“双好双强”好头雁,营造风清气正好生态,开启基层治理好局面,这是阳泉市针对此次村(社)换届开出的“药方”。阳泉在全省率先召开全市村(社)“两委”换届工作动员暨培训会,创新建立市级领导包联县区、市级换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联乡镇(街道)和重难点村责任体系,构建起市级牵头抓总、县级靠前指挥、乡镇一线推进、村(社)具体落实、群众广泛参与的换届工作格局。同时,市委派出 3个换届督查指导组,建立换届工作日报告、周例会、周通报等制度,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联村全覆盖,乡镇干部全员上阵,一镇一张作战图、一村一个工作组,全程指导、全程监督、全程把关,强力推进换届工作往深里走、往细里做、往实里干,确保整个换届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2021年10月29日,阳泉市委组织部会同市民政局举办了全市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务培训会。
作为换届中涉及农村数量最多的区县,盂县合并村较多,职数消化压力较大。同时伴随着历史遗留问题、宗族势力干扰等因素交织,村情选情较为复杂。对此,在全市统一部署下,该县提早谋划、提早动手,做到研判在前、储备在前、配优在前,全力推进关口前移、全程推进集中攻坚、全面推进工作落实,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换届。
盂县南娄镇路家峪口村由路家峪口、石佛、武家庄(由武家庄和石板沟村合并)三个村合并而来,合并后人口达到近 1200人,原先三村的村干部加起来超过了 20人。本次换届,两委”设职数 8人,需要消化三分之二。大家都想选本村的人,这是人之常情,我们就和候选人逐个谈话,挨家挨户做政策讲解。”南娄镇党委书记曹耀告诉记者,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在考虑人选时,充分结合了村庄规模、人口数量等因素,由较大规模的村产生班子主干,其他村产生副职,确保选出的班子既符合要求又充分体现民意。
顺利完成“两委”换届后,路家峪口新任村班子积极奔走各家各户摸清群众所需,依托当地的益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开展连翘中药材优良品种的种植和初加工,不仅把全村都调动了起来,还带动周边北上社村、王子台村、马举村等十余个村,通过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建设实现富农增收。
“稚嫩肩膀”挑起大梁
“他有文化,思想正,有本事,希望他带动帮助大家伙把西河村发展好一点。”在矿区平潭街街道西河村换届选举时,村民们不约而同投了任浩杰的票。
任浩杰自小在西河村长大,2017年从大连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上市公司负责农牧产品研发,一步步从研发专员做到公司的研发经理。平潭街街道党工委经了解得知,任浩杰各方面都很优秀,于是决定将其回引至村里发展。2021年,任浩杰回到家乡,积极通过电商平台为村属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品打开销路,并通过深入推动省校合作为西河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任浩杰以实际行动促进乡村发展,赢得村民信任。换届选举中,任浩杰高票当选村委会副主任。
年轻化,是阳泉市新一届村(社)“两委”班子最鲜明的特点。全市涉及换届的 21个乡镇、11个街道均至少有了一名35岁左右的村(社)“两委”主干,均占100%;94.6%的村(社)“两委”班子中至少有一名 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较上届提升 59.2个百分点,共有 1152名 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村(社)“两委”班子,占比32.3%,较上届提升 20.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阳泉市综合运用本地选、上级派、从外引三项举措,构建起立体化选人用人新机制。城区、矿区还结合“省校合作”工作,高标准开展社区干部公开招聘,共招聘 165人,其中研究生 9人,实现了基层干部队伍格局性变化、整体性重塑。
当任浩杰正在为家乡未来的发展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时,在距离西河村4公里以外的城区上站街道,毕业于“双一流”高校华南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王亚华,则刚刚通过考试被分配到德胜街社区工作,并在本次换届中当选社区委员。
研究生毕业后,王亚华一直在广东从事社区服务项目管理工作,年薪近 20万元。一次在深圳举办的陶瓷展览会上,她了解到了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便开始留意和关注阳泉在社区社会管理方面的情况。今年,在城区及街道的努力沟通下,王亚华下定决心回到了阳泉。德胜街社区是一个光荣的社区,我一定要用我所学,把我们的社区建设好,为大家服务好。”王亚华说。
上站街道德胜街社区位于阳泉市中心区域,多年来在老书记高秋平的带领下工作扎实、成绩突出,是“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山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次换届,高秋平由于年龄原因不再参选。从事社区工作 20年,老书记经验丰富,群众认可度很高。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也是这次换届工作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城区区委组织部、各街道社区纷纷开动脑筋,通过聘任全科网格员、社区建设指导员,建设“老书记工作室”等不同方式,设置过渡期,妥善解决离任村(社)干部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集中授课、参与重大问题调解等方式,引导退下来的老书记、老主任支持新班子工作,继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社区换届后,充实了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社区书记既年轻又能干,带动整个班子干劲十足,办事效率也提高了。同时,老书记们继续发挥余热传帮带,共同保障了换届后各项工作的衔接和推进。”上站街道党工委书记荆鑫如是评价。
2021年8月20日,阳泉市妇联推进女性进“两委”和做好妇联组织同步换届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在盂县召开。
抓好“开门一件事”
眼下距离盂县孙家庄镇郭家坪村一年一度的新年议事茶话会还有一个多月,在新村小区的庭院楼前,就时常能看到村“两委”干部征求民愿的身影。新的村“两委”班子上任后挂念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让大伙增收致富。积极与箱包厂联营筹建厂房、帮助 30余位妇女劳动力就业,沟通周边发电厂、生态园灵活安置就业,组织 100余人次开展再就业技能提升培训……一项项实打实的举措,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凝聚了发展合力。
阳泉市圆满完成村(社)换届后,立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抓好“开门一件事”,开展“民意大走访”,推动新班子“不倒时差”快速形成战斗力。
“开门一件事”做什么,先问群众想什么。在平定县冠山镇城里街村,两个村民议事微信群、一个“两委”村务公众号、一个“抖音”直播号已成为新班子宣传政策、服务村民、征求民意的主阵地。围绕“群众需求急不急切、村庄发展急不急要、问题解决棘不棘手”,小到服务大厅饮水机太多太浪费,大到城里老街文化旅游开发,城里街村新任班子都认真梳理、积极推动落实。
2021年12月5日,一场高规格又接地气的“省校合作进农村”洽谈正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高规格是因为在视频那头参加讨论的是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的周永广教授,接地气则是因为这次因疫情影响而不断推迟的远程对话,探讨的话题正是城里街村的振兴发展。
城里街自古以来就是平定县经济贸易和文化生活的主街道,长约一公里,以城里老街为中心,辖区内有黄家大院、白家大院、刘家大院、蔡家大院等26座百年大院、7条有名老巷,还有在全国城廓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上城、下城、城中城的环城结构。据城里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窦崇祥介绍,随着旧城改造的实施,城里街许多老屋古建或不复存在,或残破不堪。城里老街是老城的一条小街,更是城里街村村民乃至所有平定人心中的一条老街。所以,我们都希望能通过保护开发,深度挖掘城里街辖区内的历史文物文化,再现千年古县记忆。”
通过与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的教授们进行“云座谈”,城里街村的城中村古街旅游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下一步,我们将投资 3000余万元,深入实施乡村文化记忆工程、文明守望工程。充分利用城里街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原住民没有流失的优势,抓好 8条古巷、20余座古院保护、开发与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及紫砂、药茶等名特优产品展示其中,真正让老平定的小作坊活起来、生活气息浓起来、游人体验丰富起来。”窦崇祥说。
和窦崇祥一样,阳泉市换届选举产生的“头雁”和班子成员们,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努力奔跑——
在郊区李家庄乡汉河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晓文带领“两委”班子结合自身产业特色,打造“晋阳府”醋文化产业园,不仅使乡村旅游内容更加丰富,更解决了 120余人的就业问题;在盂县锦隆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区主任韩志芳带领班子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投资 230万元,打造集膳食、休闲、学习、康养等为一体的养老示范样板工程,为 60岁以上的老人和需要照顾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在郊区河底镇固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三虎带领“两委”班子重点打造的廉政教育展览馆已经完工,一个集研学、食宿、培训、会议等服务为一体的廉政教育培训基地将很快投入运营……
截至目前,阳泉市新一届村(社)班子已在“民意大走访”中领办为民实事2330件,涉及民生重点项目 69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56个,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凝聚民心、赢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