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履职担当 彰显为民情怀
湖北省京山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守正创新、为民担当,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擦亮政治底色
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强担当。京山市人大常委会年度重点工作、重要活动和重大事项及时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市委对人大工作的重视。市委每季度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将人大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市委工作计划统一调度,市委主要领导主动参与人大调研视察活动和代表述职评议活动。2022年,紧紧围绕议案和重点建议办理,组织代表开展视察20余次,依法向“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审议意见12项,提出问题整改清单25条。
议决重大事项谋发展。一方面,组织代表深入企业,宣传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湖北省133项举措,提振发展信心;另一方面,围绕稳产业链、保供应链、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优化营商环境,组织代表注重收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意见问题,在推动保生产、护链条、增产能、稳就业问题解决中体现代表的担当作为。京山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履行包联项目责任,参与谋划百亿畜禽蛋品产业链发展,为推动黑羽绿壳蛋鸡种质场项目建设排忧解难。
依法开展人事任免保运行。准确把握市委人事安排意图,健全完善干部任前考察、法律知识考试、规范提名、拟任职发言、投票表决、颁发任命书、宪法宣誓和任后跟踪监督制度,切实增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人大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立足人大工作职能
彰显履职担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正确监督。立足稳增长强信心,紧盯民生领域热点难点,京山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听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年度财政预决算、重点议案建议办理和政府十大民生工程推进情况的报告,从全市宏观经济发展大局到民生领域惠民节点开展监督,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法监督基层诉源治理,破解诉讼难题,多元化化解基层民事矛盾,创新市域社会综合治理,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规范监督方式方法,实施有效监督。推行“两轮制”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规范“调研报告+工作报告+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四件制”常委会会议“套餐”,有效实现人大对重要事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有效监督。利用组织“代表行动”和代表述职评议活动,综合开展代表入户走访察民情、听取工作报告聚民智、现场调研视察解民忧、多方督办建议惠民生,以人大依法履职拓展对“一府一委两院”有效监督方式。
补齐备案审查短板,注重依法监督。出台备案审查相关文件,规范工作流程,明确机构职责,选配业务骨干,充实法制委员会,任命法律专家顾问,加强备审工作力量。规范政府备审文件报送,完善专家参审、相关委室联审、主任会议终审、提交政府研究处理流程,形成政府“依规制法、主动报备”和人大常委会“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思想共识,补齐备案审查监督的短板。
激发代表履职潜能
释放为民情怀
立足“建”,代表履职平台建设得到新发展。按照“八有”标准,开展线下建“家”、线上建“站”和小组建“制”。全市规范化建立“代表之家”69个,有效实现代表接访选民“面对面”“掌上办”“网上通”,促进代表行动常态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注重“问”,代表行动与党员干部实践活动取得新进展。围绕“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主题,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代表小组长轮值制和代表接访选民等方式,组织代表“五进五访”,引导党员开展“五个一”活动,突出过程环节问效,促进代表活动与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同步调度、同步推进、同步显效。全市66个代表小组开展活动200多次,走访选民1.2万多户,收集汇编选民建议93件。
开展“评”,代表述职评议活动树立新品牌。市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为切入点,不断破解代表依法履职难题,逐步形成了本届内市级人大代表一次面对面向选民述职评议和四次书面述职评议的“1+4”述职评议制度。用“6643”代表述职评议法,推动代表述职评议有效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要我履职”向“我要履职”的转变、“监督他人”向“受人监督”的转变、“要我作主”向“我要作主”的转变。全市1192名四级人大代表分赴选区一线,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
强化“办”,议案建议督办回复收到新成效。规范“科学提、互动办、代表评、实效问”流程,通过主任包联重点议案督、人大政府联合分线督、代表集中视察督、部门领办会办照单全收办,建立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督办“六项机制”,不断完善议案建议提、督、办、问闭环链条,通过专题询问、满意度复核评议、跟踪督办、代表约见和年终考核约束等方式问效,强化部门办理职责,真正让代表有获得感、部门办理有成就感、人大监督有满意感。全市6年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见面率、回复率100%,满意率达到96%以上。
强化“四个机关”建设
淬炼干部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提站位。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和交流学习体会。结合“代表行动”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包联村组、农户、企业、社区、水库和项目工地体察民情、收集民意问题、履行“双联”职责,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会商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设,确保不误农时。会商协调解决了水面养殖污染等一批群众关注度高的生态环保问题,以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引领推动“代表行动”活动走深走实。
强化制度建设促规范。先后审议通过常委会议事规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常委会审议意见形成及处理办法、议案建议提出和办理办法、代表述职评议办法、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制度及机关系列管理制度;商讨和完善《关于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形成及规范处理流程的实施意见》,对20多项工作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汇编成册,完善专委会相关议事规则、工作规程及对口单位联系办法,实现市人大有章理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能办成事。
注重调研宣传树形象。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围绕如何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等方面选题,结合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实践活动和“代表行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利用人大网站和人大微信公众号,深度挖掘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典型案例,讲好人大故事,传播人大声音,营造出人大工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