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长三角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工作交流研讨会侧记
“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人大工作创新”“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人大工作要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走在前列”……阳澄湖畔,经验分享,智慧飞扬,一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交流盛宴精彩呈现。
10月13日,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一场关于“长三角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工作交流研讨会”在苏州市相城区举行,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20多个区县的人大工作者深入总结实践经验,共同研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举措。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提出后,如何深入理解,怎么精准把握,怎样生动实践?苏州市委提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苏州样板”的目标行动如何稳步推进?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相城区人大常委会决定搭建平台、集思广益,联合举办专题交流研讨会,让各地的经验集成,让更多的思想碰撞,碰撞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闪亮火花。
集中展示,相城样板成效显著
着眼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五个环节的具体形式,相城区人大常委会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为重点,不断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机制,在相城这块热土展示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机与活力。
民主选举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首要环节。2021年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后的第一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
“强化宣传引导,在选举公开上下好功夫;强化应登尽登,在广泛参与上下好功夫;强化程序设计,在公平公正上下好功夫。”谈及如何选好“代言人”,相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梅英如此介绍。严格的流程带来严密的结果,全区选民户籍登记率达99.96%,参加投票参选率达98.35%,从1216名初步代表候选人中确定819名正式代表候选人,并通过召开选民见面会进行公开竞选,最终选出人民满意、人民认可的585名区镇人大代表。
“强化民主载体,用好‘家、站、格’”,相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利忠重点介绍了打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的工作。相城区在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基层组织构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与“代表网格”三级平台,利用“代表网格”来办好民生微实事。
“‘家、站、格’尽管都是联系群众、方便群众参与民主的工作平台,但功能定位还是不同的。”马利忠分析了活动阵地的大小区别,“家”“站”具备“四有”硬件标准建设和“四有”软件标准建设,比较而言,“代表网格”根据其“流动岗”的特点,不拘泥于固定的活动场所、活动形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家、站、格’三级平台就是人大代表的‘营盘’所在,有了这三个履职平台,群众与代表才可能随时“找得着、说得上、听得见、议得了。”
“家、站、格”数字化建设也在相城区扎实推进,利用“家”“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报告厅及时发布政情,为代表配备区集成指挥平台账号,使代表收集的意见建议能快速流转办理。全区256名区人大代表、329名镇人大代表和398名街道议政代表通过“家、站、格”三级平台,年均接待选民超1500场,办成民生微实事超2500件。
相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彩男分享了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经验。相城区人大常委会于2019年4月正式启用预算联网监督系统,成为苏州全市范围内首家完成系统开发运行的县区级人大。
“通过与区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联网,代表们可以实时查询每笔资金的来源、项目名称、具体用途、支付时间、收款账户等明细信息,了解每笔预算资金支出去向,打通了预算审查监督‘最后一公里’。”李彩男介绍到。
关注本次研讨会的相城区人大代表龚继平向记者介绍,“在人代会上审查政府预算,时间非常有限,而且预算草案厚厚一叠,数据庞大,内容又很专业,我们很难看懂。预算联网系统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内容丰富,各类报表数据一目了然,更有利于我们为群众守好钱袋子。”
会场外,8位相城区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场作画,在12米长卷上描绘了12幅相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场景,其中包括换届选举、民生实事票决、街道议政代表会、民意直通车、板凳民主等主题内容,以艺术创作为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泛探讨,各地经验亮点频频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需要加强理论探索、制度创新、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各地人大的实践创新和实践探索。
上海市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晓红从“旧改”这一典型案例,谈到要发挥好代表作用。她说旧改一直是黄浦最大的民生和最大的发展,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将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设置到旧改基地,依托这一平台,引入人大代表参与机制。居民有诉求,代表们认真倾听、反映;居民有情绪,代表们贴心化解;居民有疑惑,代表们耐心解析;居民有担忧,代表们作为公信人士参与意愿征询、投票、摇号、选房等相关程序,为居民做好公开、公平、公正的见证人……通过人大代表全周期参与、全过程监督,实现了旧改工作的全过程民主,助力黄浦如期全面完成了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房屋改造工作。
“让更多民意直通立法机构,让更多民智融进社区治理”,上海市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飞分享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实践地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倪学赞、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斌围绕基层立法联系工作,分别介绍了阵地延伸、功能拓展、提质增效、探索人大“法智”新途径的工作经验。
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也是引起热议的一项工作。南京市高淳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火平认为,民主和民生是一对“孪生兄弟”,推行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就是以民主促民生、以民生保民主。通过票决,可以把群众盼的、政府干的紧紧地连在一起,把需要与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政府的实事办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浙江省平湖市人大在人大数字化改革方面深下功夫、深入推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金华向大家介绍了平湖做法——通过专题询问网络直播、“六码民情通”数字化改革应用等机制,不断丰富群众“零距离”参与监督、联系代表的渠道和形式;通过“数字人大”平台,聚焦数字化改革跑道,实现数字赋能与人民民主的更好衔接、有机结合,让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都能充分运用数字化载体、数字化路径。
安徽省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金友深切感言,进入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有着新的期待和期盼,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基层人大应当侧重的工作方向。为此,天长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驻市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的代表工作室,并通过派驻人大代表,来加强对“两院”日常工作的监督。
搭建平台,汇聚人大工作合力
“会上,我们听到的、看到的都极具启发性,许多特色工作可以推广,许多履职思路可以借鉴。即使在会议中场休息时,大家也都抓紧时间,持续进行热烈交流。”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唐亮有感而发:“相信这次会议的成果必将转化为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动力,转化为长三角地区基层人大协作深入开展的合力。”
会议期间,上海市嘉定区人大为与会人员送上了文创产品“嘉小豸”,这一基层立法点吉祥物以法兽獬豸为原型,可爱的卡通形象使立法联系点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
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则向与会者分发了《人民至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昆山实践》一书,“研讨时间有限,欢迎大家接下来到昆山交流指导。”昆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武军向大家发出诚挚邀请。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表示将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经验,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努力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同时,聚焦长三角地区共性需求,加强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的协同联动,共同描绘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
省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吕振霖代表活动指导单位致辞。吕振霖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既需要加强理论探索、制度创新、顶层设计,更需要各级各地人大的实践创新和实践探索。希望本次活动能够搭建起长三角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经验交流平台,带来更多思想火花的碰撞,持续引领和推动长三角地区深入学习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引领长三角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在交流研讨会上,相城区被江苏地方人大干部培训基地确定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教学点,会议举行了揭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