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吱”一声 议政惠民生
今年以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支口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市、区两级人大工作精神,在居民小区探索建立“吱一声”议政代表接待室,搭建了民主民意的桥梁纽带。“吱”是支口二字换位组合,也有回应、做声的意思。将“吱一声”作为街道议政代表工作的创新品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法,既体现支口特色,又突出为群众代言、替居民解忧的议事作用,开拓了基层民主新渠道。
呼应民生诉求
“吱一声”议政代表接待室应运而生
坚持街道党工委领导,人大街道工委统筹,在康堡小区探索建立“吱一声”议政代表接待室,推行“三项机制”:双轨并行机制。按照有制度、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保障“五有”标准配备议政代表接待室,执行周日“固定接待日”和不定期见面会,设置“吱一声”意见箱,制作二维码线上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双轨同步运行。目前已开展接待日活动12次,组织见面会9次,收集社情民意58条。定期走访机制。把议政代表和议事团成员定期走访作为一项“规定动作”,结合网格化管理,组织议政代表和议事团成员进网入格征民意,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虚心听取群众诉求,确保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2次。项目化管理机制。街道党工委将议政代表和议事团成员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科学分类,排定的10个项目被作为街道和社区的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加大投入、明确责任、定期考核、跟踪落实,确保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保障民生需求
“吱一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吱一声”议政工作按照“与群众交心、为群众解难、帮群众兜底、让群众作主、促群众提升”的工作思路,分三步推进:居民点题。在“吱一声”议政代表接待室、康堡小区文化广场“议事亭”等阵地,开展群众面对面“微聊”活动,围绕居民生活、物业管理、便民服务、民生改善等居民日常生活问题,采取开门接待、蹲点聊天、设点收集等方式征集意见建议,做到零距离、面对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专项议题。针对收集的意见建议,由街道议政代表和社区议事团成员结合客观实际,按照轻重缓急,共同研究商议,形成有效议题和对策建议,逐级分类提交社区和街道。联合答题。街道社区两级对提交的议题进行再论证、再研究,逐项排定清单,安排专人跟进,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反馈结果,切实将议事工作搬到居民家门口,确保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烦心事及时解决,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充分尊重民意
“吱一声”助力基层治理显成效
顺应民心,致力民生,针对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实施三级办理:立即办。凡是能当场解决的立马处理的,做到“立即办”。康堡小区居民施某到接待室求助,反映被骗缴就读成人大专学费,街道议政代表、支口派出所教导员赵克阳及时联系介绍人,及时挽回相关财产损失。研究办。凡是不能当场解决的,需要进一步协商解决,实行“研究办”。针对康堡菜场家禽出售点扰民的反映,社区议事团成员吴体振通过走访调查,摸清梗阻问题,提交社区议事团研究,督促加快菜场活禽区改造进度,很快完成了改造工作,得到了经营户和附近居民的广泛赞誉。提交办。对于需集体研究的,主动提交给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由街道及相关部门“提交办”。针对康堡小区议事团成员欧保侠在走访工作中发现的部分独居老人“吃饭难”的问题,议事团及时向街道社区报告,争取上级支持,此议题得到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并作为年内民生实事项目列入议事日程。最终在街道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康济食堂,为社区低保五保、独居老人、经济困难老人等40余人提供日常午餐,得到广大居民的高度认可。(作者:刘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