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项目“快进键” 跑出民生“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街道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一环,是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所在,更是贴近群众的生活、反映群众意愿和维护群众权益的鲜活场域。
今年以来,人大五大道街道工委积极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扎实推动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会商工作,提早谋划部署、迅速启动开工,倾听民声民愿、精准回应诉求,融聚科技力量、加快项目落地,全程跟进监督、化解“急难愁盼”,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运用“创新思维”担当“规定工作”
“投票当天我在外地出差,能找人代投吗?”“开会时间我恰巧在高铁上,允许请假吗?”工作人员在微信群发出召开民生实事项目票选会议的通知后,几位人大代表不好意思地发出请假申请。
“本次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会商将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并通过网络进行投票。会议前一天,我们将帮助各位代表调试网络、进入网络会议室。请关注微信群发布的相关通知,参加会议。”工作人员解释道。
今年是五大道街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会商制的第三年。人大街道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要求,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创新采用线上会议形式,打破空间局限,克服地域障碍,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创造便利条件,为民生实事项目提质增效开启智能模式。
会前,工作人员使用专业会议软件,预先设置会议流程,编辑候选项目投票内容,培训代表使用相关程序进行手机线上投票。利用网络便利条件,系统自动计票,得票结果一目了然。最终,五大道街道代表组人大代表共选出建立社区、辖区内中小幼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地;全街13个社区与津能集团合作建立燃气、供暖双保障网络,为辖区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利用“人大代表扶贫解困助学资金”对辖区内困难家庭、学生进行助困助学等3项民生实事。
经过这次有益探索,街道工委利用网络会议形式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并应用于法律法规和政策宣讲、为民办实事活动等方方面面,让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内容更实、形式更活、效果更好。
胸怀“国之大者”护佑“民生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大代表“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当好党和国家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平区十八届人大代表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积极履行政治责任,坚持从党和国家大局和全局出发、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今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五大道街辖区中小学校多、代表组从事教育工作的代表多,他们更加关心教育问题、关注学生成长。在接待选民时,人大代表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孩子成天待在家里上网课,会不会影响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
代表们表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线上教学期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长就是维系这两者之间的纽带,也是家校沟通、合作共育的重要力量。家庭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的小事,更是关系到国民素质的大事。学校、社会和家长都负有推动教育形成合力,为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揪心的事情入手,着力在宣传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上下功夫、出思路、求实效,播撒法治“种子”,守护祖国“花朵”。
经过连番研究探讨,围绕最大化融合利用现有资源,有效衔接教育部门,化解家庭教育难题,代表们给出了建立社区、辖区内中小幼学校、学生家长三方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实落地的“专家组方案”;同时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利用人大代表扶贫解困助学资金,为辖区内困难家庭、学生进行助困助学,共同作为2022年度五大道街民生实事候选项目。
这两个候选项目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居民群众的强烈支持和人大代表的广泛赞同,被高票确定为街道民生实事项目。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杨立军、二十中学校长邵凤鸣两位区人大代表率领校内优秀师资队伍,分段录制“幼小衔接”“时间管理”“五育并举”“青春期心理”等系列微网课,每周固定时间在学校、街道、社区微信平台播放,依托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同发力,学校社会同努力的民生实事项目,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疏导,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健康成长;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真正为家长提供可靠有力的家庭教育支撑,为青少年儿童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坚持“刚性监督”提升“民生温度”
在今年历次核酸“大筛”中,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开展“敲门行动”,助力社区做好疫情防控摸底排查工作。几位细心的代表了解到,五大道街有很多高龄独居老人,使用燃气、供热取暖等方面需要格外关注、加强安全保障。对此,代表们主动向街道工委提出建议,经过协商,将解决此问题纳入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真正把群众诉求转化为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项目选出后,人大街道工委又积极协调街道职能部门与天津能源集团签定共建协议书,搭建“党建引领社企共建”平台,共同建立燃气、供暖企业与社区双网格安全保障制度,使双方在资源配置上优势互补,实现政府决策、企业经营与群众需求的高度融合。
从项目开工到竣工,人大街道工委组织代表持续开展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监督。代表们深入友谊里社区老旧小区、诚基中心高层楼宇、民园广场周边商铺,通过实地查看施工进度、翻阅工作台账、随机走访居民群众、邀请专家进行测评,对空置房屋燃气表摘除、餐饮企业燃气报警器安装等工作实现监督全覆盖。通过听取项目责任单位专项报告、定期向群众介绍项目进展情况、对服务对象进行问卷测评等方式,保障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在此基础上,形成民生实事项目评价报告,提出意见建议。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督促解决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把民生实事做实做深做精。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人大五大道街道工委紧紧围绕民生实事项目这个工作重点,激发代表联系群众、汇集民意的干事热情、不断深化人大代表在推进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将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用为民服务的“成绩单”赢取群众的信任和肯定。(李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