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8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扎根联络站听民声解民忧
“仙一路进口段建成投入使用后未安装路灯,夜晚视线较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建议在仙一路进口段道路两旁安装路灯。”“希望电力部门能将三相电拉到水源位置,便于干旱时水泵抽水”“我的官司都判了两年了,对方一直说没有钱不赔,希望法院能帮我,让我有医药费治病”......
11月21日,湖北省枝江市52个代表联络站集体开门“迎客”,座无虚席,气氛热烈,选民与人大代表进行着深入的交流。
为进一步拓展代表履职渠道,丰富履职形式,今年来枝江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建成9个代表之家、52个代表联络站,同时还结合各地特色新建24个专业代表联络站。每月10号、20号组织代表“进站驻点”接待选民,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搭起了“连心桥”。
今年以来,通过代表联络站和基层联系点,枝江市各级人大代表共接待选民3581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100余条,已经解决985条,通过分级办理,答复率100%,解决或基本解决率达到90%。
“百姓盼的,就是我们人大要干的”“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要服务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明柱说。
“过去闭会期间,代表分散在各自领域,现在在各镇(街道)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全市8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全部统一编组进站,代表和选民接触次数增多了,拓宽了代表在闭会期间履职的渠道,又保障了选民群众能通过人大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建成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同时,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双联”制度,在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和选民之间建立了常态化联系机制。每位常委会委员固定联系5名市人大代表,每位市人大代表固定联系原选区10名选民,2000多选民成了全市52个联络站里的“常客”。
枝江市人大常委会还在枝江市人大网设置选民互动之窗,在枝江市人大微信公众号设置“联系代表”专栏,通过手机客户端和电脑PC端,选民可以随时和代表沟通联络。同时还创新组建代表监督微信群,把市人大代表和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纳入其中,让代表随时可以提出建议,有关部门及时在群里响应,今年已通过微信群办理代表“微建议”50件,都得到很好落实。
代表在接待和走访选民时收集的意见建议,由镇(街道)人大建立清单,实行分级负责、分层交办和反馈,按照急事急办、限时办结的原则,一般性问题能够当场答复和快速办结的,迅速办理并答复,办理难度较大的问题一般在三个月内办结并答复。属于上级层面的问题,由镇(街道)汇总后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交办并回复。确保选民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各种履职平台的建设,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实现了“选民、代表、政府”良性互动,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今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代表岗位和本职岗位践行初心、依法履职、建功立业,涌现了如周代年、孙小华、罗海霞等一批典型。
“下来,我们将努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模范县域,通过代表视察、走访、对话等形式,及时把基层和群众呼声反映上来,使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集思广益、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期盼,更能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枝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明柱坚定地说。(作者 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