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以工作法”让代表建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
今年初召开的辽宁省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428件,虽然数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近20%,但每件建议都接地气、惠民生、促发展,给大家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建议分量更重、成色更足。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该市在代表建议工作中大力推行“五以工作法”,促进代表建议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以议案建议指南为导向
引导代表建议更加聚焦中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速提升物联网、大数据、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打造2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将产业数字化放在了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2022年,大连进入千兆城市行列,全市建设开通5G基站14451个,大连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成运行,中国‘北硅谷’半导体产业生态加速构建,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8.5%左右,地方立法为‘数字大连’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市人大代表王淑敏的建议提出后,受到大会的高度重视,《大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和保障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草案)》目前已纳入年度法规统一审议项目,将于今年12月底前通过并实施。
“代表建议怎么写”“哪些内容可以作为议案和建议提出来”“今年市委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为了有效解决这些代表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协助代表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大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编写了《代表议案预研报告》《代表建议指南》,对代表议案、建议的书写格式作出规范,对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进行梳理,对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趋势作出预判,从宏观上为代表提出建议提供指引。据统计,在今年的代表议案和建议中,有75%与预研报告和建议指南指引的范围和主题一致,代表建议真正体现了与市委同心、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向、与人民同声。
《代表议案预研报告》从紧扣振兴发展之需层面,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数字大连建设、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四个方面共28项内容,从紧盯社会治理之需的层面,围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加快乡村振兴、加强文化与旅游事业发展三个方面共43项内容,从紧贴人民群众期盼之需的层面,围绕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健全社会医疗服务体系三个方面共18项内容,向代表提供了提出议案的参考方向和起草依据。《代表建议指南》围绕推进实现万亿GDP城市目标、加快“两先区”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17个方面列出了百余条重点内容和起草依据。
2022年7月,市人大代表孙琳到西岗区英山社区代表联络站参加民意恳谈会,居民普遍反映前城国际花园小区门口的停车位阻塞小区居民出入,经常造成附近交通拥堵。收集民意后,孙琳就和社区干部、居民代表一起到该小区调研,依据《代表建议指南》提出了《关于清除前城国际花园门口停车位畅通居民安全出行的建议》以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形式提交到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在建议办理过程中,交警大队现场查勘,取缔了小区门口的停车位,并设置了禁停桩。孙琳说,从代表联络站收集到的建议虽小,但都涉及老百姓生活,早日解决,老百姓就能早日安心。
以深入一线调研为支撑
确保代表建议时刻关注民生
2023年春节前,家住大连市中山区春德街92号楼的张大爷和王大妈心里乐开了花,他们与楼上楼下的邻居共同给小区新安装的电梯门贴上鲜红的大福字。看到居民们能够乘着电梯畅快出行,市人大代表华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就是华洋针对调研时发现的问题提出的针对性建议。据了解,在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下,截至2022年年底,大连市已累计发放101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施工许可证,52部已投入使用。
市人大代表刘维标走进日新街道团结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围绕做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认真征求基层群众的意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给人大代表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创造条件,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在深化代表履职培训的基础上,积极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11个代表小组和13个专业代表小组,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调研,利用遍布全市的1197个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视察和专题调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让人大代表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在2023年的代表建议中,有212件是代表针对调研和走访联系群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占比达到49.5%,这些建议着眼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切口”问题,语言朴实、数据详实、方法具体,代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
市人大代表彭小明走入代表之家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
市人大代表李志勇每个月都要到沙河口区南沙街道幸福e家小区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幸福e家五期居民2191户,长期未通煤气,居民做饭、烧水等一直以电热源为主,因用电负荷较大,有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大家都盼着早日通上煤气。了解到这些,李志勇写了《关于给幸福e家五期福源小区通煤气的建议》,并在当年的人代会上提交。承办单位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协调燃气集团加快推进天然气引入工程,并于5月先给小区通上了人工煤气,解决了居民用气问题。
以建议前置审核为手段
保证代表建议质量持续提升
在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前,预审小组在对代表会前提交的建议预审过程中,将45件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强的建议退回代表修改完善,对内容相似的2件建议作并件处理,对不符合要求的6件建议作撤件安排。这是该市为了提高代表建议质量,将代表议案建议审核和分拨关口前移的实际举措。
近年来,大连市开发并运行了代表建议在线提交管理系统,方便代表随时随地提交建议。针对人代会期间的代表建议,该市采取了“三轮审核”制度。所谓的“三轮审核”就是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由各选举单位预审、代表工委初审、各专门委员会复审。一是选举单位预审。各区市县人大常委会提前做好代表提出建议的汇总收集工作,并按照代表建议的规定内容和标准进行认真审核。对于不符合条件的,积极协助代表修改完善,经修改完善仍达不到标准的,及时向代表作出说明解释并督促代表撤回。对于完全应由区市县有关单位解决的建议,可以委托区本级人大代表提出。二是代表工委初审。经选举单位预审通过的建议经建议网上办理系统报送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代表工委对于各选举单位报送的建议,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初审。形式审核主要看建议文本形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内容审核主要看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相冲突,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严重脱离具体实际的,内容空洞、笼统、含糊其辞的,不作为代表建议处理。比如在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工委将没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45件建议退回代表修改完善,对不符合要求的6件建议作撤件处理。三是专门委员会复审。对经初审通过的建议,按照内容进行分类,按照职责分工,分送相关专门委员会审核。专门委员会充分发挥熟悉和掌握相关领域工作的专业优势,对代表建议再次进行形式审核和实质审核,对代表建议是否具备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把关。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前,一名代表提出《关于将立定跳远改为中考体测选测项目的建议》,经专委会审核发现,新中考改革中已经对体育测试作出了调整,建议依据的事实已经滞后了,经过和代表解释,代表撤回了建议。
“三轮审核”制度,是大连市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提升代表建议质量的一个有效举措,确保了代表提出的建议紧扣振兴发展之要、紧盯社会治理之需、紧贴人民群众之盼,代表建议质量明显提升。
以量化履职管理为动力
激发代表为民代言热情高涨
近几天,市人大代表王国辉、祝瑞伍、王学通既开心又紧张,因为他们登上了履职排行榜的前三名,如何在动态评比中继续保持好成绩成了他们每个人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大连市,每天起床后第一时间打开手机上的代表履职APP开展履职学习,察看履职排名已经成为每名市人大代表的固定习惯,进行履职情况比学赶超也是每名代表的共同行动。
大连市代表履职APP界面
为更加有效地激发代表履职热情,2022年,大连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人大代表履职管理办法》,以清单化形式将代表履职指标细化成项、量化到人、分类计分、公开管理。依托代表履职APP平台,为每名市人大代表建立了电子档案,代表通过网上成绩单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履职历程、履职得分和履职排名。为了进一步发挥量化考核的激励作用,大连市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与推荐连选代表候选人挂钩,真正达到考核“上线”、责任“上肩”目的。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党组依据日常量化考评成绩,向市委组织部门推荐了172名代表作为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候选人,被推荐人员全部连任。
以建议落实成效为检验
推动代表建议办理精准高效
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得票率100%,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满意率99.6%、问题解决率达到77.6%……这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字直观地显示出人大代表对相关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推动发展的坚定信心。
代表建议满意度测评
代表建议凝聚着代表的智慧和心血,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对人大代表负责,是顺民意、聚民心、系民生的具体举措。近年来,大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建立了代表建议的提出、办理、反馈全程网上公开机制。将议案建议办理系统集成到代表履职APP平台,实现代表建议的审核、分类、交办、承办、答复、督办、反馈等全过程“直播”。
市人大实行与市委巡察联动的“融合式”建议督办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代表建议督办刚性。配合市委巡察办,将纳入2022年度巡察对象的市教育局、 市住房和城乡城建局、市科技局等10个单位自2018年以来共613件建议办理情况纳入巡察内容。截至巡察结束,建议已全部办结。今年,大连市正在将这一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将建立与市委巡察联动督办建议工作协同机制。每年年初代表建议集中提出后,市人大常委会都将及时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主动将全年各承办单位办理建议列表、代表连续多年反复提出建议和代表不满意建议提供给巡察办。巡察结束后,由巡察办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反馈结果并予以通报,确保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双向通报、合力互助。
市人大代表于丽艳(中)在群众接待日深入日新街道代表之家听取群众意见后,经与市交通局、公交客运集团等多家单位沟通,与园林绿化部门探讨,最后创造性提出“双层巴士不停、纯电动公交车停靠”的解决方案,居民纷纷称赞接待日制度“真给力”“真管用”。
大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落实率,2022年10月31日组织119名市人大代表对市教育局等5家建议承办单位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满意度达到97.8%。2023年,该市人大常委会将建立和完善重点督办建议、与市委巡察联动督办、专门委员会专项督办的代表建议督办立体模式。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和“代表建议办理典型案例”双向评选,从代表建议的提出和办理两个维度共同推动代表建议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保证代表提出的建议条条有回音,群众关心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作者:全媒体记者 李艳龙 通讯员 张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