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有力 有为 有赞 ——一份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小快灵”护航矿业“绿色发展”,让重大事项决定为民更有温度、更接地气;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向群众亮身份、面对面,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民生问题解决……在全县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焦“富裕文明、美丽幸福、诚信清廉”奉新建设,争当“五个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奉新县人大常委会扎根民意沃土,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实践活动各方面、各环节,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履职答卷。


守正创新:重大事项决定解决“现实问题”

“路平了、山绿了、水清了,轰隆的爆炸声也很久没有听到了。”上富镇湖东村李大伯笑嘻嘻地说。时钟拨至几年前,奉上线不堪重负,被运输瓷土矿的大货车压得坑洼不平,露天矿山“伤痕累累”,人民群众怨声载道。奉新县人大常委会瞄准矿业发展“痛点”,组织人大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非煤矿山实地调研,与矿主、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一线声音。

“非煤矿山无序开采,不仅破坏当地环境,也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当地村民纷纷对调研组说。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奉新县人大常委会采用“小快灵”方式,依法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管理的决定》,得到县委充分肯定和支持。

《决定》聚焦突出问题,对采矿权源头管控、规范开采行为、矿山治理修复、矿山企业升级改造、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等方面作出规定,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有效破解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难题,为加强非煤矿产资源管理提供重要法律支撑。

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和“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决定》明确指出,非煤矿山企业要严格执行矿山生态修复制度,设立矿山生态修复基金账户。矿山恢复治理工作不到位的,应当责令停产整改,整改完成后方能恢复生产。县财政应当从采矿权占用费和矿业权出让收益分成中划拨部分资金,设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专项补助经费,用于补助责任主体灭失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创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决定正式施行后,必将推动形成依法有序开发和生态保护相互协调的非煤矿山开发新格局。

另外,对政府“钱袋子”的监督是人大监督的重要一环。县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为人民守好国有资产“家底”,确保国有资金使用精准高效。


扎根沃土:让民主与民心全过程互通

“来水了,我的禾苗得救了。我想都没想到上午反映的问题下午就解决了,这要给县人大代表记上头功。”赤岸镇谌坊村老刘高兴地说。2022年8月,20余名县人大代表来到赤岸镇谌坊村,与村里上百名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心贴心解难题。老刘向县人大代表反映:电网施工将水渠挖断,使农田灌溉设施损坏,严重影响农田灌溉,村民们心急如焚。

老刘反映的问题当天上午就转交给相关部门,让群众反映的诉求和事项解决在基层、办理更及时,同时还能更充分地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确保事项办理更科学、更合理、更高效。

2022年,赤岸镇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共开展了4期“群众面对面”活动,收集建议324件,解决286件,获得群众一致点赞。“群众面对面”活动,为代表搭建了闭会期间履职的新平台,延伸了体察社情民意的“触角”,真正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

人大代表接待人民群众时发现,一些群众反映的诸如路灯安装、背街小巷破损道路维修、小型水利灌溉设施修建等“关键小事”,由于单个项目资金量小,审批程序长等因素影响,无法及时落实。百姓愁、代表急。县人大常委会及时在县财政设立“奉新县人大代表为民服务专项资金”,作为人大代表办理民生实事的专项经费,及时办理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

参天大树,始于种子。将民主的“根系”扎进民意沃土,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奉新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首次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县215名县人大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依法从13项民生实事中票决出10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精准发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县委工作重点指向哪里,人大监督就推进到哪里;群众关注热点聚焦在哪里,人大监督就在哪里发力。”这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胡健大会小会经常说的一句话。近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聚焦中心大局,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人大监督掷地有声。

“要让教师充分利用好课上45分钟进行精讲”“中小学校美术、音乐等课类教师数量不能满足课后多元化服务需求,教育主管部门如何解决?”在县教体局会议室,“双减”政策如何落地落实的调研座谈会正在热烈地进行中。2022年8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为奉新县“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在全省“双减”工作专题培训会上,奉新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市、区)作了经验介绍。

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县人大常委会在连续10年开展“环保潦河行”活动的基础上,2022年对潦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专题调研,采取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使监督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的过程。如今,清水绿岸、鸟语花香已成为潦河的“新标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座谈会上,县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说:“本次执法检查不仅要关心市民吃得是否安全,还要吃得健康、科学、便捷,将学生用餐和预制菜生产、餐饮服务以及食品安全基层治理等方面作为检查重点,回应社会关切。”2022年11月下旬,执法检查组向常委会会议作执法检查报告,提出审议意见,以人大监督的实效筑牢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刘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