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环工作法”为抓手 激励人大代表“走在前 作表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紧扣省委、市委关于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的部署要求,以“四环工作法”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平台载体,保障代表履职,丰富活动内涵,扎实推动代表工作深度融入发展大局,激励人大代表主动作为、担当善为,为凝心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作出人大贡献。本报记者对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宋晨曦进行了专访。
抓住“政治建设”的首要环节
让代表履职有“向”
“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代表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代表工作与市委中心工作在同心、同向、同行上求实效,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西宁实践。”宋晨曦向记者表示。
近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作为第一议题,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代表履职培训开堂第一课,推动政治理论教育与履职培训实践深度融合,着力夯实代表依法履职的基本功。宋晨曦说,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在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中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先后在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基层一线的人大代表中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谈心声、话心得”六个专题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回眸奋进路,喜迎二十大,代表有话说”及“学习贯彻二十大,人大怎么学、怎么干”访谈活动,多措并举组织引导人大代表持续学、深入学、跟进学,强化听党话、跟党走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们充分发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人大代表工作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确保了代表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宋晨曦表示,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选举任免相统一,依法依规扎实做好人事任免,积极探索任命干部任后监督的制度机制,确保人大工作与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宋晨曦告诉记者:“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全局观念,紧扣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紧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民生实事、疫情防控、防火防汛、创城、维稳等重点工作和关键领域,动员各级人大代表瞄准‘要事’持续发力,把握‘大事’积极履职,抓住‘难事’合力攻坚,着力促进工作落实落地。”
抓住“密切联系”的关键环节
让代表履职有“为”
宋晨曦说,今年以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抓住省委和市委部署走在前作表率的新要求,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有效发挥人大代表服务人民的作用。
“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以加强人大代表联络室、人大代表活动室和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提档升级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夯实代表工作基础,增强代表工作活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宋晨曦说,全市三级人大协同联动、合力推进,在全市乡镇(街道)建立人大代表联络室82个,在农村(社区)建立人大代表活动室171个,充分发挥市、县(区)两级人大门户网站作用。“2022年‘两室一平台’提档升级纳入市委深化改革工作任务,按照‘五有、五定期、五要’的建设标准和要求,评定8个代表联络室和4个代表活动室为市级示范点,推动‘两室’成为密切联系群众、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大舞台。”宋晨曦自豪地说。
同时,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依靠代表行使立法权、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扩大代表参与度,向各级人大代表广泛征求重要法规草案、监督议题、专题询问问题的意见建议。宋晨曦介绍,上年度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共邀请省人大代表86人次、市人大代表410人次参与立法和监督事项,积极保障人大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聚焦青海省委、省政府对西宁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在“走在前作表率”中展现代表风采、体现人大担当?宋晨曦回答道:“2023年5月,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在全市人大代表中开展‘重实干、强担当,走在前、作表率’活动的实施意见》,强调把握主题、突出特色,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履职主动性,积极践行使命担当。”宋晨曦举例说,大通县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展现人大担当活动;湟源县开展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城西区开展人大代表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及民生实事项目全程监督活动;湟中区开展聚力服务群众走在前、助推社会发展作表率活动,合力助推“走在前作表率”取得实效。目前各项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
抓住“履行职务”的核心环节
让代表履职有“效”
“有效地把代表活动抓实搞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宋晨曦告诉记者,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在“提”上讲质量,在“办”上下功夫,在“督”上做文章,代表建议落实率逐年上升,一批民生实事得到真正解决。
“针对代表在提出建议时内容不完整、不准确、不符合要求等情况,西宁市各级人大常委会从调查研究、把握实情、履职培训等工作着手,不断引导代表提高建议内容的质量。”宋晨曦介绍,2023年,西宁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了两期代表履职培训,将人大代表如何提出高质量建议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辅导。“我们在历次人代会召开前,印发《关于做好代表议案和建议前期调研准备工作的通知》,指导代表提出高质量建议。人代会期间,会同‘一府一委两院’对代表建议进行审核把关,加强沟通衔接,逐件审核、综合分析、系统梳理,确保代表提出的建议选题准、内容实、质量高。”宋晨曦说。
每年的人代会结束后,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依法履职的自觉行动,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研究分析代表建议办理的方法路径,认真办理,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办理情况。宋晨曦摆出数据:“据统计,三年来,西宁市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397件。2022年代表建议A类办理结果相比2020年增长34.1%,办理质量逐年提升,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度高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做好建议督办工作非常重要。宋晨曦说:“我们坚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市政府领导‘双督办’工作机制,及时督促承办部门解决办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此外,西宁市人大常委会注重召开建议督办专题会,加大督办力度,“让人大代表与承办单位面对面沟通交流,一方面促成了建议的高质量办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代表履职的积极性。”
抓住“服务保障”的基础环节
让代表履职有“劲”
“做好代表的服务保障工作,归根结底是为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宋晨曦对记者说。该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依法履职,使发挥各级人大代表作用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如何进一步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保障代表履职?近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出台多项意见办法。宋晨曦说,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办法》《西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西宁市人大代表履职考评办法》《西宁市人大代表开展述职评议工作办法》等,2022年重新修订《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主任会议成员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规定》,着力构建常委会党组统一领导、代表工作机构综合协调、专委会和工作机构广泛参与的代表工作新格局。
“我们坚持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在五年代表培训规划的基础上,细化制定年度代表培训计划,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专家授课与代表交流、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分层次、分领域开展人大代表初任培训、专题培训等。”宋晨曦说,近年来西宁市人大常委会编印寄送《西宁人大》《人大代表执行职务履职100问》等期刊书籍,为全方位提升人大代表履职本领和业务水平助力。“2023年,我们将实现全市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目标。”宋晨曦向记者说道。
采访中,宋晨曦还告诉记者,根据《西宁市人大代表履职考评办法》,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一人一档、一事一记履职档案,全面翔实记录人大代表在任期内履行职务的情况,并通过西宁人大手机App,实时统计和掌握人大代表参加各类会议、视察、调研、联系选民,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等情况,逐项进行积分统计,人代会期间下发《关于市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通报》,以数字化手段加强代表履职考评,提升代表工作质效,不断推动代表履职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管理。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使命激励作为。谈到对今后工作的展望,宋晨曦信心满满:“西宁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服务大局、坚守为民情怀,做到中心工作在哪里,代表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奋进力量就凝聚到哪里,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西宁实践,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凝心聚力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作者:全媒体记者 常雪丽 通讯员 哈闰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