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徐州市委全力支持人大开创依法履职新局面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市人大常委会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以勇争一流的精气神大力推进争先进位,地方立法可圈可点,服务发展有力有效,为民履职尽心尽责,自身建设从严从实,为推进我市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8月21日,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到人大专题调研时给予人大工作充分肯定。



2020年12月,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在泉山区七里沟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宋乐伟详细了解制度落实、阵地建设、工作成效等情况,要求放大基层民主创新实践成果,积极为代表履职搭建平台,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激发群众民主参与热情。来到铜山区棠张镇沙庄村人大代表解忧联络站,宋乐伟仔细询问联络站建设运行等工作,强调要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全会及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奋力开创全市人大工作新局面”。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宋乐伟强调。

去年换届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徐州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法定职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立法工作中,科学制定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先后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11件,其中基础教育促进条例、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条例为全国地级市和全省首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尤其是制定《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启动四省五市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协同立法工作,在探索区域协同立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在服务大局中,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切实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精准监督,加大对打造“343”创新产业集群、营商环境、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领域监督力度,及时就经济发展、法律监督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20余次,有力促进了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尤其是最近在全省率先作出关于加强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决定》,提出四个方面47条务实可行的防范举措,为全市预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为民服务中,坚持把履职为民贯穿各项工作始终,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深化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以及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积极组织开展五级人大代表开展“助力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有效凝聚了民心民意。尤其是积极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实践,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生动局面,取得了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良好效果。



徐州市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特别是去年换届以来,及时召开徐州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常委会坚持每月研究一次人大重要工作,先后20余次听取人大工作汇报,市委主要领导就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专门作出15次批示,为全市人大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去年5月份,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开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市委对此给予大力支持,专门制定出台了全省第一个以市委名义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 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好地体现到人大立法、监督、决定、代表等工作中去,作出了具体细致的规定,为全市人大系统进一步探索创新全过程人民民主徐州实践提供了精准指导。

深化“三问四办”多层次督办机制,全面推行市领导领办督办代表建议制度,是徐州近年来代表建议办理的一项创新举措。6月16日,市委书记宋乐伟对《关于加强城市积水点治理的建议》进行领衔督办,就打好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攻坚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出具体要求。

“易淹易涝积水点治理是回应社会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基础工程,抓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将认真办好这项建议,进一步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以“一刻等不起”的责任感,切实抓好市区易淹易涝积水点整治工作。

按照市委主要领导要求,近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213名市人大代表,对79个积水点治理工程走访督查163次,有力地推动了这一重大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

市委对人大的支持是全方位的。去年换届后,市委十分关心人大机关干部成长进步,市人大机关干部干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市委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增添了信心、注入了动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安顺表示,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人大职能,勇于开拓创新,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人大工作“全面提升、争先进位,全面过硬、争创一流”,为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