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民声 “议”出共识——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启动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侧记
日前,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延安街道会议室内座无虚席,37名工作、生活在街道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和居民群众代表接过证书,正式成为首届议事代表。当天,该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蚌埠市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今年4月,蚌埠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关于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在龙子湖区延安街道、蚌山区黄庄街道、禹会区朝阳街道和钓鱼台街道开展街道议事代表会试点工作,一场关于汇聚民意、沟通民心、反映民智的探索在珠城悄然发生。
开好议事会 当好“主人翁”
走进龙子湖区延安街道议事代表会议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建设“六好”阵地的宣传标语,参会代表无不驻足讨论。延安街道人大工委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便于议事代表相互学习交流、多方汇集民意、密切联系群众的平台,统一制作了代表风采卡,积极引导议事代表“亮身份”“定承诺”,实现民情有效上传、政策有效下达。
“议事代表会制度建立起来,发挥作用是关键。为推进议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我们制定了议事代表会制度实施方案、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制度,将37名代表编入两个活动小组开展日常工作,通过每年召开会议、开展闭会期间活动、办理议事代表建议等形式,实现制度化议事、常态化监督。”提起议事会的发展,延安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高兆众信心满满。
蚌埠市人大常委会人选工委副主任朱雪萍表示,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是蚌埠市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有助于完善街道人大工委的组织结构、工作基础和抓手,解决人大监督工作在街道“断层”、代表工作在街道“断档”、民意表达在街道“断线”的问题,让居民群众真正当好“主人翁”。
“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今年以来喜迎门小区一、二、三期楼房外墙皮脱落现象频繁发生,安全隐患非常大,希望街道可以对此进行维修。”在钓鱼台街道组织召开的首届议事代表会上,喜迎门小组的一位议事代表向街道提出意见建议。
“天气越来越热,老旧小区雨水管与污水管是一个管道,每到下雨天,污水就会漫溢而出,气味十分难闻,对居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应该把管道改造纳入街道办事处民生实事项目之列。”钓鱼台小组的一位代表提出的建议,得到在场议事代表的一致认同。
连日来,蚌埠市试点街道的议事代表会开得不仅“热热闹闹”,更是“实实在在”。议事代表汇聚一堂,听取并讨论本街道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与民生事项的决策,监督重要工作的落实。据了解,目前,蚌埠市四个试点街道均已推选出议事代表,并组织议事代表开展了培训、调研、视察,广泛听取居民群众意见等工作,议事代表充分发挥根植于基层的天然优势,紧盯群众的“身边事”,细算群众的“生活账”,及时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带下去,把基层群众的呼声诉求提上来,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真正做到“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
“民生清单”变“幸福账单”
街道议事代表会到底“议什么”,是基层民主能否“落地有声”的关键。从听取街道办事处工作报告,到通过街道议事代表会议事规则,街道议事代表会还有一场“重头戏”——票决街道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让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普惠百姓。议事代表通过手中的选票,反映辖区内百姓的诉求,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为街道决策提供民意支撑,让“街道的事”真正成为“大家的事”。
在蚌山区黄庄街道第一届议事代表会第一次会议上,40名街道议事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今年街道要办的五件民生实事项目。黄庄街道党工委书记宋建波介绍说:“票选民生实事是本次议事代表会的重要环节。候选的民生实事项目与基层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实际、受到关注。本次会议所选出的五件民生实事项目侧重于改善小区环境、解决停车难题和消除安全隐患,重在持续推进具有普惠性和基础性的民生建设。”
“‘街道议事代表会’这一平台为辖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贴近实际的监督议事渠道。它也激发了基层议事代表为广大群众服务,为街道发展献策的热情。”议事代表李兵表示,他将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带到会上,选出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项目,让百姓共享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民生实事项目作为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心工程,通过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实现了从政府“配餐”转变为群众“点单”,真正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商以求同,议以成事。借助议事代表会这一有效路径,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得以推进解决,这是蚌埠市人大常委会试点建立街道议事代表会制度,推进基层民主,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作者:武珂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