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人大代表送宪法进社区:让普法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4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在全国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之际,12月7日,在市人大常委会、碑林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下,市人大代表们走进柏树林街道开通巷社区,向社区居民讲解宪法知识,发放法律法规学习资料。部分居民代表还来到碑林博物院,现场观摩和了解《唐御史台精舍碑》等法制史文物,在历史文化的浸润下学习宪法精神,培育法治文化,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普法更接地气、聚人气。


活动中向居民们发放法律法规学习资料。


在柏树林街道开通巷社区,市人大代表、柏树林街道办副主任姚玮向居民们讲解了宪法的基本知识,并结合生动的具体案例,让居民们切实感受到法律法规对日常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引导大家知法懂法守法。“作为市人大代表和社区基层工作者,我和居民们日常接触很多,其实社区的一些纠纷都是因为不熟悉法律法规造成的,因此,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对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意义。”姚玮说。

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讲解,能让居民们主动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运用法律的力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到普法的队伍中来,壮大法律宣传力量。

活动现场,市人大代表们还为居民们发放了宪法读本、法治碑林一典通等法律法规学习资料。市人大代表、柏树林街道开通巷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玉梅说:“从出生,到老去,入学、工作、结婚、退休……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陪伴和保护着每一个人。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有责任帮助群众了解法律,懂得运用法律,以法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在碑林博物院讲解员的带领下,居民代表们认真观摩碑文。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一部《贞观律》成就了“贞观之治”,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唐律疏议》,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唐律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成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对东亚各国立法也产生重大影响。“在唐代,御史台是专门负责依据刑法典章来弹劾纠举百官犯罪的中央最高机构,御史台精舍碑是件难得的法制史文物,它以石刻史料填补了新旧《唐书》的空白。”在碑林博物院讲解员的讲解中,居民代表们认真观摩碑文,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碑文是宝贵的法治遗产,此次活动通过挖掘传统法治文化,让居民群众亲近法律,涵养法治氛围,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文化自信。”姚玮表示。

柏树林街道开通巷社区居民彭秀梅说:“之前在博物院里都是走马观花看一遍,今天听了讲解感受真的不一样。从古到今,法律一直在我们身边,它离咱老百姓并不遥远,能保护咱们每一个人呢。”(记者:朱雪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