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南京人大: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代表力量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公司在人才引进方面还有哪些难题?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方面,还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哪些帮助?”近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调研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情况。人大代表们深入企业一线,就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积极为南京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开设“人大代表讲坛”,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交流履职感悟;聚焦“助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组织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围绕高质量发展,组织代表参与“我为现代化建设走在前献一策”活动……今年以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按照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组织动员30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踊跃投身“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奋力书写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1月31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宁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调研全市科技创新情况。肖日东 摄


代表走上讲坛,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根基

今年5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第四期“人大代表讲坛”活动。活动围绕“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一主题,采取“专家授课+代表交流”模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汇聚南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力量。全国人大代表蒋立、省人大代表殷鹏、市人大代表左明等8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走上讲坛,结合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体会,交流分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心得感悟和工作打算。


▲5月31日下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举办第四期“人大代表讲坛”活动。肖日东 摄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省人大常委会的部署安排,制定“人大代表讲坛”年度计划,并与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点议题相衔接,更好实现学思结合、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去年下半年,为让全体常委会组成人员进一步理解数字经济,扩大视野,提升议题审议质量,市人大常委会专门邀请了两位长期从事数字经济研究的市人大代表走上讲坛,就南京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其路径进行解读,为常委会会议审议《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报告,提供了启发和帮助。

不仅如此,市人大常委会还先后指导各区人大常委会常态化举办“人大代表讲坛”活动,不断深化各级人大代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领会把握,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思想根基。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市有500余人次各级人大代表走上代表讲坛,结合自己本职工作,畅谈履职感受。市人大常委会还引导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我为现代化建设走在前献一策”活动,形成高质量专题调研报告20余篇,为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代表智慧与力量。


聚焦民生所需,在解决问题中彰显法治力量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关键在干。今年以来,为“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走在前列”提供法治保障,市人大常委会聚焦民生需求,围绕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的重点领域加快法治供给,修正《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对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作出专门规定,提前启动《南京市消防条例》修改工作,就预付卡管理等开展“小快灵”立法可行性研究等等。一系列关于民生需求的条例出台前后,都有着人大代表全程参与的身影。

《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是市民百姓关注度较高的一部条例。为修改好该条例,在前期调研时,市人大常委会就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参与,让大家充分认清条例修改的重要意义。条例草案公布以后,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人大代表之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联系点等,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大家对条例草案的意见与建议。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在组织对条例草案进行专家论证会时,多次邀请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参与论证会、座谈会,让人大代表作用发挥得到彰显。


▲6月20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人大代表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图为调研泰达新寓睦宁里站点建设情况。贾冬 摄


今年4月下旬,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会议召开,会议对《南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修正草案)进行审议。为进一步提高审议质量,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专门邀请了从事物业管理研究的人大代表,为常委会组成人员作专题讲座,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住宅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科学对策。与此同时,相关工作机构还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并在分组审议时专门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力求把这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法规条例制定好、实施好。

据介绍,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安排正式立法项目7件。包括全国首部规定律师社会责任的《南京市律师社会责任与执业保障条例》,保障妇女合法权益的《南京市妇女权益保障条例》,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若干规定》《南京市轨道交通条例》等等。市人大常委会邀请各级人大代表参与每一部条例制定的全过程,确保出台实施的条例有特色、真管用,全力保障南京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走在前列。


坚持依法履职,在精准监督中体现责任担当

“到某品牌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详细询问关于电动自行车销售流程、登记上牌等方面的情况;到住宅小区查看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4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率部分市人大代表,调研电动自行车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开展精准有效监督的一组镜头。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紧盯代表履职环节,以代表专业组为依托,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对口联系代表工作机制,推动代表深度参与立法、监督等工作,以听取报告、专题询问、现场调研等多种形式开展刚性监督。

1月19日下午,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全体市人大代表票决产生了今年十类40项民生实事项目。如何让这些惠及民生的实事真正落实到位?市人大常委会参照以往做法,组建了以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和市人大代表小组为主要成员的8个监督组,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座谈、接待、走访等方式,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及时掌握民生实事项目的计划实施、落实进度,助推项目实施提质增效。据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人介绍,全体市人大代表精准有效的监督,就是全力支持政府高效有序地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月24日,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南京组的部分省人大代表调研六合区科创、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工作情况。肖日东 摄


人大代表刚性监督不但落实在民生实事项目方面,而且深入到事关老百姓生活的具体司法案件当中。今年4月25日,市人大常委会联动江宁区人大常委会,组织28名市、区人大代表在江宁开发区法院旁听了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的公开庭审。代表们专题听取了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情况的汇报,结合旁听庭审的切身感受进行座谈交流,并就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谆谆嘱托记心中,感恩奋进正当时。市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市人大常委会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更加扎实地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切实发挥作用、履行法定职责,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凝聚广泛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